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毛锥子

毛锥子

即笔的代称。后也用来泛指文人和文事,用以和武事相对。出自五代史弘肇的事迹。史弘肇(?-950年),字化元。郑州荥泽(今河南郑州西北)人,士兵出身。因其作战勇敢善步行,被北汉高祖刘知远提拔为禁军军校。后因屡立战功,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其人酷嗜杀戮,而且十分看不起文人。在一次宴会上,他曾说道:“安定朝廷,平息祸乱,有长枪大剑就可以了。毛锥子能有什么用处!”三司使王章立即反驳道:“如果没有毛锥子,军队的开支从何而来呢?”史弘肇后以功高压主,为汉隐帝所杀。

【出典】:

新五代史》卷30《汉臣传第十八·史弘肇传》332页:“弘肇曰:‘安朝廷、定祸乱,直须长枪大剑,若毛锥子安足用哉?’三司使王章曰:‘无毛锥子,军赋何从集乎?’毛锥子,盖言笔也。弘肇默然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张孝祥《赠郭遐龄》:“不必毛锥子,相期定远侯。”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长枪队里也要毛锥钻,军咨记室优闲。” 清·黄遵宪《续怀人诗》之十:“直引蛇行横蟹足,而今安用此毛锥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新五代史·汉臣传·史弘肇传》:“弘肇曰:‘安朝廷,定祸乱,直须长枪大剑,若毛锥子安足用哉?’三司使王章曰:‘无毛锥子,军赋何从集乎?’毛锥子,盖言笔也。弘肇默然。”《旧五代史·史弘肇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五代时后汉大将史弘肇说:“安定朝廷,平息祸乱,就需要长枪大剑,像毛锥子(指毛笔) 有什么用?”王章回答:“如果没有毛锥子,怎么筹集军粮呢?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借指毛笔,也指文事,常用于与武事相对时。

【典形】 安用毛锥、毛锥、毛锥子、毛锥三寸、毛锥傲蓑衣。

【示例】

〔安用毛锥〕 清·黄遵宪《续怀人诗》之十:“直引蛇行横蟹足,而今安用此毛锥?”

〔毛锥〕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长枪队里也要毛锥站,军咨记室优闲。”

〔毛锥子〕 宋·张孝祥 《送郭遐龄》:“不必毛锥子,相期定远侯。”


【词语毛锥子】   汉语词典:毛锥子

猜你喜欢

  • 轩鹤

    源见“乘轩鹤”。喻朝廷宠幸之人。唐白居易《幽居早秋闲咏》:“轩鹤留何用?泉鱼放不还。谁人知此味?临老十年间。”【词语轩鹤】   汉语大词典:轩鹤

  • 掌中珠

    《乐府诗集》卷三十晋.傅玄《短歌行》:“昔君视我,如掌中珠;何意一朝,弃我沟渠。昔君与我,如影如形;何意一去,心如流星。”古代诗歌中常以掌上明珠比喻极为珍爱之物。后遂用以喻指最亲爱的人。唐.杜甫《戏作

  • 临流洗耳

    源见“许由洗耳”。谓清除污耳的浊言。比喻志行高洁,远于势利。唐汪遵《箕山》诗:“薄世临流洗耳尘,便归云洞任天真。”

  • 移山志

    源见“愚公移山”。喻宏伟大志。唐许浑《送岭南卢判官罢职归华阴山居》诗:“东堂旧屈移山志,南国新留煮海功。”【词语移山志】   汉语大词典:移山志

  • 刘玄刮席

    《后汉书.刘玄传》:“刘玄字圣公,光武族兄也。……光武及兄伯升亦起舂陵,与诸部合兵而进。……号圣公为更始将军。众虽多而无所统一,诸将遂共议立更始为天子。……初,王莽败,唯未央宫被焚而已,其余宫馆一无所

  • 莼羹盐豉

    吴都千里湖的莼菜与平江末下的盐豆豉。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陆机诣王武子,武子前置数斛羊酪,指以示陆曰:‘卿江东何以敌此。’陆云:‘有千里莼羹,但未下盐豉耳。’未下:应为“末下”,地名。陆机:字士衡,吴

  • 任风波

    宋.李献民《云斋广录.唐御史》:“御史唐介一日挈家渡淮,至中流忽有大风,波涛泛滥,舟人甚恐,以为不免饲鱼鳖矣。公乃朗吟诗云:‘圣宋非狂楚,清淮异汨罗。平生仗忠信,今日任风波。’日暮,舟济南岸,众乃欣然

  • 万乘

    皇帝的别称。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万乘之国,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。”朱熹集注:“天子畿内地方千里,出车万乘。”宋代苏轼《李太白碑阴记》:“戏万乘若僚友,视俦列如草芥。”畿( ㄐㄧˊ jí 机)内:指

  • 不作书邮

    源见“致书邮”。谓不代别人传递书信。宋杨万里《和张寺丞功父八绝句》之三:“归鸿欲下还飞去,不作书邮有底忙?”

  • 箫史

    同“萧史”。宋赵以夫《二郎神.次方时父送春》词:“我酌君斟,我词君唱,谁似卿卿箫史。”清李渔《慎鸾交.目许》:“却像要趁扁舟,入五湖,随箫史,归蓬岛。”【词语箫史】   汉语大词典:箫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