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汉书.武帝纪》:“朕用事华山,至于中岳,获駮麃(駮,猛兽名,传说能食虎豹;麃,音pāo,楚人谓麋为麃),见夏后启母石。”唐.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“启生而母化为石。”师古曰:“启,夏禹子也。其母涂山氏女
同“日食万钱”。清 叶承宗《新水令.榆钱》套曲:“恰便是朱陶三致旧知名,又何妨万钱下箸效何曾。”
源见“藩垣”。比喻捍卫王室的重臣。《三国志.蜀先主传》:“宗子藩翰,心存国家,念在弭乱。”亦比喻藩国。《晋书.张方传》:“晋氏之祸难,实始藩翰。”【词语藩翰】 汉语大词典:藩翰
源见“蓝桥”。谓男女欢会。渰,淹。元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四折:“做了个云迷楚岫,水渰蓝桥。”主谓 比喻男女欢会之事不成或情侣分离。相传唐·裴航在蓝桥驿遇仙女云英,求得白玉杵臼捣药,终结为夫妇。事见《太平
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六:“晋平公游于西河而乐,曰:‘安得贤士与之乐此也?’船人盍胥跪而对曰:‘主君亦不好士耳!夫珠出于江海,玉出于昆山,无足而至者,犹主君之好也。士有足而不至者,盖主君无好士之意耳,
同“袁安门”。宋陆游《稽山雪》诗:“冻吟孰窥袁安户,僵卧秃尽苏武节。”
《史记.吴王濞传》:“吴王濞者,高帝兄刘仲之子也……乃立濞于沛为吴王。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,煮海水为盐,以故无赋,国用富饶。”西汉时吴王濞曾在封国内开矿铸钱、煮海为盐,国乃富。后以“濞铸”比喻富有
源见“陶侃运甓”。谓励志勤力,刻苦不怠。宋蒋捷《满江红》词:“身老大,忺敲秦缶,懒移陶甓。”
《南齐书.沈驎士传》载:驎士少好学,家贫,织帘诵书,口手不息,隐居不仕,不与人物通。后因称沈驎士为“织帘居士”,借以泛指贫士。清吴伟业《芦笔》诗:“采箬编蒲课笔耕,织帘居士擅书名。”【词语织帘居士】
髻( ㄐㄧˋ jì ):挽束在头顶的头发。鬟( ㄏㄨㄢˊ huán ):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髻。 高耸的发髻配着满身宫妆。 形容妇女妆饰入时。语出唐.刘禹锡《赠李司空妓》:“高髻云鬟宫样妆,春风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