沧海生桑
同“沧海桑田”。元 李溥光《温泉》诗:“路旁蚬壶遍高原,沧海生桑复几年。”
同“沧海桑田”。元 李溥光《温泉》诗:“路旁蚬壶遍高原,沧海生桑复几年。”
源见“南楼”。谓据胡床吟咏游乐。元戴表元《次韵焦治中云洞纪游十四韵》:“坐我南楼床,浇我北海酒。”
源见“朱衣点头”。指科举中选。《古今小说.赵伯升茶肆遇仁宗》:“旧年曾作登科客,今日还期暗点头。”【词语暗点头】 汉语大词典:暗点头
源见“摩挲铜狄”。同“金狄”。清钱谦益《负郭》诗:“鸱鴺尽日尝盛酒,铜狄他时几问年。”【词语铜狄】 汉语大词典:铜狄
《山海经.大荒北经》:“西北海之外,赤水之北,有章尾山,有神人面蛇身而赤,直目正乘,其瞑乃晦,其视乃明,不食,不寝,不息,风雨是谒(能请致风雨),是烛九阴,是谓烛龙。”烛龙为传说中的神名,它闭上眼睛是
源见“观河面皱”。喻永恒不变。宋苏轼《在彭城日与定国为九日黄楼之会》诗:“对玉山人今老矣,见恒河性故依然。”
源见“合浦珠还”、“丰城剑气”。谓失而复得,分而复合。明王思任《重修〈三槐家谱〉序》:“盖不胜其珠还剑合,亡子见父之喜也。”
同“濯沧浪”。宋陈深《沁园春.次白兰谷韵》词:“濯发沧浪,放歌江海,肯被红尘半点遮?”
源见“持螯把酒”。指忘怀一切,纵情于酒。宋辛弃疾《浪淘沙.山寺夜作》词:“身世酒杯中,万事皆空。”
《庄子.徐无鬼》:“羊肉不慕蚁,蚁慕羊肉,羊肉膻也。舜有膻行,百姓悦之。”成玄英疏:“舜有仁行,不慕百姓,百姓悦之。故羊肉比舜,蚁况百姓。”后因以“膻行”表示令人仰慕的德行。前蜀贯休《送卢舍人朝觐》诗
参见:左思十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