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渔阳参挝

渔阳参挝

后汉书.祢衡传》载:曹操听说祢衡善长击鼓,于是就谪他做鼓吏。因而大会宾客,想当众对他进行侮辱。

“衡方为《渔阳参挝》,蹀躞(小步貌)而前,容态有异,声节悲壮。听者莫不慷慨。”

此事又见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。

三国时,曹操听说祢衡善长击鼓,他知道平时祢衡对他很是不满,于是就谪他做鼓吏,因大会宾客,想当众对他进行羞辱。席间,祢衡扬袍,击《渔阳参挝》,反而对曹操进行了嘲笑,结果是魏武自讨没趣。

《渔阳参挝》本是鼓曲名,因声音悲壮,能激发慷慨之情,故后世诗文戏曲中常以上述故事用为典故,以寄寓或抒发激昂慷慨的情怀。

北朝北周.庾信《夜听捣衣》诗:“声烦《广陵散》,杵急《渔阳参》。”这里所说的“渔阳参”即“渔阳参挝”的简称。参挝,是击鼓的方法。

孔尚任《桃花扇》第一出《听稗》:“这笑骂风流跌宕,一声拍板温而厉,三下渔阳慨以慷。”


【词语渔阳参挝】  成语:渔阳参挝汉语词典:渔阳参挝

猜你喜欢

  • 分路扬镳

    镳(biāo标)马勒子。扬镳,把马勒子向上提,驱马前进。指分路而行,也指双方才力相敌、各有千秋、各占地位。后又喻志趣不同,各走各的路。本于北魏拓跋志故事。拓跋志,字猛略,烈帝之后,少即历览书传,有文才

  • 洛阳侠

    《史记.袁盎传》:“洛阳剧孟尝过袁盎,……盎曰:‘剧孟虽博徒,然母死,客送葬,车千余乘,此亦有过人者。’”《史记.游侠列传》:“古布衣之侠,靡得而闻已。……以余所闻,汉兴有朱家、田仲、王公、剧孟、郭解

  • 冰散瓦解

    参见:瓦解冰泮见“瓦解冰泮”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傅嘏传注》:“比及三年,左提右挈,虏必~。”【词语冰散瓦解】  成语:冰散瓦解汉语大词典:冰散瓦解

  • 贲临

    《诗.小雅.白驹》:“贲然来思。”朱熹集传:“贲然,光采之貌也。”谓来者有所盛饰。后用“贲临”表示光临。唐封演《封氏闻见记.烧尾》:“尚书省诸司各具采舟游胜,飞楼结舰,光夺霞日。上与侍臣亲贲临焉。”鲁

  • 洪乔书

    源见“致书邮”。指被沉于水中的书信。宋张元幹《九月一日与王季夷酌别为赋十六韵》诗:“可同洪乔书,尽付淛江水。”

  • 蜮射

    同“含沙射影”。宋欧阳修《自岐江山行至平陆驿》诗:“水涉愁蜮射,林行忧虎猛。”明沈德符《野获编.词林》:“又因宋儒谗说,致熊登朴两遭蜮射,无端佐官,人谓江陵英察,兹事则太愦愦云。”【词语蜮射】   汉

  • 证玉臣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识真伪大体的贤能之臣。唐孟郊《送孟寂赴举》诗:“况当圣明主,岂乏证玉臣。”

  • 富贵则人争归之,贫贱则人争去之

    归:归附。亦作“就”、“附”、“趋”,义同。 富贵了,人们争相趋附他;贫贱了,人们争相离开他。 旧时形容炎凉的世态。语出汉.应劭《风欲通义.穷通》:“孟尝君逐于齐,见反,谭子迎于澅曰:‘君怨齐大夫

  • 鸲鹆学语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二三引《幽明录》(南朝宋.刘义庆撰):“晋司空桓豁在荆〔州〕,有参军五月五日剪鸜鹆舌(按:剪字原在五月五日前,此据他书引文改正),教令学语,遂无所不名。顾参军善弹琵琶,鸜鹆每立听移时,

  • 及锋而试

    《史记.高祖本纪》:“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。日夜企而望归,及其锋而用之,可以有大功。”谓乘军中士气旺盛之时用之。后以“及锋而试”比喻趁人有为之时加以任用。清阮葵生《茶馀客话》卷七:“今之论人才者多称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