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温恭人
温温:柔和貌。 指温和谦恭的人。语出《诗.小雅.小宛》:“温温恭人,如集于木;惴惴小心,如临于谷。”同书《大雅.抑》:“温温恭人,维德之基。”三国.魏.王粲《赠文叔良》:“温温恭人,禀道之极。”
温温:柔和貌。 指温和谦恭的人。语出《诗.小雅.小宛》:“温温恭人,如集于木;惴惴小心,如临于谷。”同书《大雅.抑》:“温温恭人,维德之基。”三国.魏.王粲《赠文叔良》:“温温恭人,禀道之极。”
《汉书.于定国传》:“(于定国字曼倩)其父于公为县狱吏、郡决曹,决狱平,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。”“定国少学法于父,父死,后定国亦为狱吏、郡决曹。”“于定国为廷尉,民自以不冤。”汉时,于定国与其父皆为
人们的相互了解,贵在了解内心世界。 强调朋友之间要知心。语出《文选.李陵〈答苏武书〉》:“嗟乎子卿,人之相知,贵相知心。”清.黄宗羲《与陈介眉庶常书》:“嗟乎,人之相知,贵相知心。王阳在位,贡禹弹冠
意谓贪图安逸的生活将使人不思进取。公元前651年,晋献公死,晋国发生内乱。公子重耳自狄经卫流亡齐国。齐桓公妻以宗女,从此,他便贪图安逸生活,一住就是七年。随从他的人很是着急。公元前637年的一天,他们
同“鸤鸠之仁”。清钱谦益《礼部主客清吏司主事虞德隆授承德郎制.继嫡母任氏加赠安人》:“惟此鸤鸠之德,壹以为仪;用知麟趾之仁,终焉未艾。”
踽( ㄐㄩˇ jǔ )踽:孤独貌。 孤零零地独自走着。 形容孤独无亲。语出《诗.唐风.杕杜》:“独行踽踽。岂无他人,不如我同父。”毛传:“踽踽,无所亲也。”唐.杜甫《祭外祖祖母文》:“雌伏单栖,
源见“蚊虻负山”。比喻力量虽微却愿担起重任。清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四:“郦道元《水经注》,无有疏之者,盖亦难言之矣。予不自揣,蚊思负山,欲取郦注从而疏之。”主谓 比喻力量虽微却愿担起重任。清·刘献廷《
同“渭水飞熊”。元 张鸣善《水仙子.讥时》曲:“说英雄谁是英雄:五眼鸡岐山鸣凤,两头蛇南阳卧龙,三脚猫渭水非熊。”【词语渭水非熊】 汉语大词典:渭水非熊
《周礼.地官.媒氏》:“媒氏,掌万民之判。”郑玄注:“判,半也。得耦为合,主合其半成夫妇也。”后因称媒人为“掌判”。宋 胡继宗《书言故事.媒妁》:“媒曰掌判。”宋罗烨《醉翁谈录.崔木因妓得家室》:“君
《先贤行状》曰:“(延)笃欲写《左氏传》,无纸,唐溪典以废笺记与之。笃以笺记纸不可写《传》,乃借本讽之,粮尽辞归。典曰:‘卿欲写《传》,何故辞归?’笃曰:‘已讽之矣。’典闻之叹曰:‘嗟乎延生!虽复端木
《后汉书.郭泰传》载,郭泰字林宗,游于洛阳,始见河南尹李膺,膺大奇之,遂相友善。于是名震京师。后归乡里,衣冠诸儒,送至河上,车数千辆。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。众宾望之,以为神仙焉。东汉桓帝时,李膺为司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