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溺井

溺井

战国策.楚策一》:“江乙(原为魏人,后仕楚,为郢大夫)恶昭奚恤(楚将),谓楚王(楚宣王)曰:‘人有以其狗为有执(指善于看守)而爱之。其狗尝溺井。其邻人见狗之溺井也,欲入言之。狗恶之,当门而噬(咬)之。邻人惮之,遂不得入言。邯郸之难,楚进兵大梁,取(拔,克)矣。昭奚恤取魏之宝器,以(一本作‘臣’)居魏知之,故昭奚恤常恶臣之见王。’”

这个故事中,江乙把贪贿取宝的昭奚恤,比作溺井的狗,以狗嫉邻人向主人揭发其“溺井”而咬人,说明昭奚恤怕江乙揭露他的贪鄙,而阻挠排斥江乙见楚王。

溺井,即尿井。“溺井”喻指嫉人知而讳己恶的典故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嘉谷献成王

    参见:嘉禾

  • 绰绰然有余裕

    见〔绰绰有裕〕。

  • 糜鹿游姑苏

    姑苏:山名,在江苏吴县西南。山上有姑苏台,春秋时吴王阖闾或夫差所筑。 麋鹿出游于姑苏台上。 昔日帝王憩息之地,如今只见麋鹿遨游。多用作亡国的象征。语出《汉书.伍被传》:“昔(伍)子胥谏吴王,吴王不

  • 狡兔三窟

    狡猾的兔子有三个窝。比喻做事要留有余地。或喻为人狡猾,诡计多端。孟尝君田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,长期担任齐国相国,门下食客多至三千余人。公元前295年,他想派人到他的采邑薛邑收债,一个门客冯谖要求担任这一

  • 抛砖

    同“抛砖引玉”。宋苏轼《与朱康叔书》:“谨作小楷一本寄上,却求为书,抛砖之谓也。”【词语抛砖】   汉语大词典:抛砖

  • 灌坛雨

    晋.张华《博物志》卷八:“太公为灌坛令。文王梦妇人当道夜哭,问之,曰:‘吾是东海神女,嫁于西海神童。今灌坛当道,废我行。我行必有大风疾雨,而太公有德,吾不敢以风雨过。是毁君德。’文王至,明日召太公。三

  • 一条鞭

    明代中叶以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。明代赋役繁苛,人民负担极为沉重,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。武宗正德年间开始改革赋役,到世宗嘉靖时期,南北都试行新法,最关键的就是一条鞭法。主要为简化税制,先将赋和役分别

  • 弃度关?

    源见“终军弃?”。形容胸怀大志,进取功名。唐白居易《东南行一百韵》:“蕴藏经国术,轻弃度关?。”

  • 落帽

    源见“孟嘉落帽”。形容名士风流潇洒。唐李白《九日》诗:“落帽醉山月,空歌怀友生。”宋陈师道《和李使君九日登戏马台》:“九日风光堪落帽,中年怀抱更登台。”【词语落帽】   汉语大词典:落帽

  • 不速之客

    不经招请而自来的客人。《易.需》:“有不速之客三人来。”孔颖达疏:“速,召也。不须召唤之客有三人来。”偏正 速,邀请。无邀请而上门来的客人。语出《易经·需》:“有不速之客三人来,敬之终告”。柳建伟《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