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桓宽《盐铁论.相刺》:“持规而非矩,执准而非绳,通一孔,晓一理,而不知权衡。”《礼记.中庸》“反古之道”汉郑玄注:“反古之道,谓晓一孔之人,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。”唐孔颖达疏:“孔谓孔穴。孔穴所出,事
源见“曙后孤星”。指孤女。清 顾家相《梁州序.自题桃桨迎春图》套曲:“星孤曙后,降心肯抱衾裯。”
南朝 梁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吴王(夫差)于宫中作海灵馆、馆娃阁,铜沟玉槛,宫之楹槛珠玉饰之。”后借指宫苑或御沟。明屠隆《綵毫记.长安豪饮》:“朝班初㪚,并马出铜沟,过紫陌,醉红楼。”清黄景仁《陌上行
休:莫,不要。荣枯:草木茂盛与枯萎,比喻人世的盛衰穷达。 意谓只从脸色上就可看出一个人的处境顺逆、机遇穷通。语出《水浒全传》二四回:“婆子道:‘有什么难猜?自古道:入门休问荣枯事,观看容颜便得知。老
《文选》卷二八晋陆机《猛虎行》唐.李善注引《尸子》:“孔子至于胜母,暮矣而不宿;过于盗泉,渴矣而不饮,恶其名也。”又注引江邃《文释》转引《管子》曰:“夫士怀耿介之心,不荫恶木之枝。恶木尚能耻之,况与恶
源见“归马放牛”。谓不再用兵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.河水四》:“武王伐纣,天下既定,王巡岳渎,放马华阳,散牛桃林,即此处也。其中多野马。”
《晋书.苻坚载记》附“王猛”:“王猛字景略,北海剧人也,家于魏郡。……桓温入关,猛被褐而谒之。一面谈当世之事,扪虱而言,旁若无人。温察而异之。”桓温是东晋的重臣,名声赫赫,权倾一时,而王猛以未达的穷汉
《涅槃经》卷二十七引《师子吼菩萨》:“雪山有草,名为忍辱,牛若食者,则出醍醐。”雪山上有忍辱草,佛家取其义而教育弟子应能忍辱,便自成佛。后用为咏佛事之典。唐.贯休《遇五天僧入五台五首》其二:“空馀忍辱
同“上蔡苍鹰”。宋唐庚《寓精道斋有感怀家山》诗之一:“扬州骑鹤非无意,上蔡牵黄信此穷。”
源见“鬼揶揄”。谓宦途坎坷。唐骆宾王《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》诗:“揄揶惭路鬼,憔悴切波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