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雁足书”、“鱼传尺素”。指书信往来。明 汤式《湘妃引.有所赠》曲:“莺煎燕聒惹相思,雁去鱼来传恨词。”见“雁来鱼去”。元·汤式《湘妃引·有所赠》曲:“莺煎燕聒惹相思,~传恨词。”【词语雁去鱼来】
《晏子春秋.内篇杂下》:“晏子病,将死,凿楹纳书焉。谓其妻曰:‘楹语也,子(儿子)壮而示之。’”后遂以“晏子楹”指先人遗言留处。唐李商隐《五言述德抒情诗》:“经出宣尼壁,书留晏子楹。”【典源】《晏子春
同“握铅抱椠”。素,白绢,古代用于书写。黄,雌黄,古代用以校点书籍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勉学》:“握素披黄,吟道咏德,苦辛无益者如日蚀,逸乐名利者如秋荼。”见“握椠怀铅”。【词语握素披黄】 成语:
源见“悬弧射矢”。象征男儿应有大志。唐李白《上安州裴刺史书》:“士生则桑弧蓬矢,射乎四方。”明沈鲸《双珠记.辕门遇友》:“王先生差矣!岂不知男子生,桑弧蓬矢,以射天地四方,何乃为此区区儿女之态。”并列
同“日食万钱”。元陈高《丁酉岁述怀一百韵》:“下箸万钱费,挥金一笑偿。”
《文选》卷二十九东汉.张平子(衡)《四愁诗》:“我所思兮在太山,欲往从之梁父艰。……美人赠我金错刀,何以报之英琼瑶。路远莫致倚逍遥,何为怀忧心烦劳。”“我所思兮在桂林……。”“我所思兮在汉阳……。”“
唐.孟郊《孟东野集》卷九《读经》:“垂老抱佛脚,教妻读《黄经》。”孟诗之意是说年老方信佛,以求佛保祐,有临渴掘井之嫌。唐代佛教盛行,“抱佛脚”的说法遂传以为俗语。宋.刘攽《中山诗话》:“王丞相(王安石
①比喻作文、书法活泼自然,毫无约束。明谢榛《四溟诗话》卷一: “诵之行云流水,听之金声玉振。”②比喻处世任其自然,毫无拘束。清许葭村《谢任问松惠帖》: “吾侪生逢其会,以行云流水处之,为第一应世法身。
同“原宪贫”。清袁枚《除夕宫保许赐食物而日昳不至戏呈一律》:“原宪家贫人事少,彭宣年老后堂知。”
见“厉兵秣马”。明·朱元璋《皇陵碑》:“~,静看颉颃。”【词语砺兵秣马】 成语:砺兵秣马汉语大词典:砺兵秣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