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王佐之才

王佐之才

王:帝王。佐:辅助。指具有辅佐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。《汉书·董仲舒传赞》说:“刘向曾称颂董仲舒有辅佐帝王建功业、治天下的大才干,即使辅佐商汤王的伊尹、辅佐周武王的吕尚这样的贤相也不过如此。至于辅佐齐桓公的管仲、辅佐齐景公的晏婴之流,不过是辅佐着霸主罢了,他们更难以与董仲舒相比了。”后以此为典,咏安邦治国的贤才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56《董仲舒传·赞》2526页:“刘向称‘董仲舒有王佐之材,虽伊吕亡(通“无”)以加,管、晏之属,伯(同“霸”)者之佐,殆不及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荀彧传》:“彧年少时,南阳何颙异之,曰:‘王佐之才也。’” 唐·姚思廉《梁书·孔休源传》:“董仲舒华令思何以尚此,可谓后生之准也。观其此对,足称王佐之才。” 唐·杨炯《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》:“当朝一见,许其王佐之才;行路相逢,知其美人之赠。” 唐·白居易《效陶潜体诗十六首》之14:“地寒命且薄,徒抱王佐才。” 唐·皮日休《太湖石》:“苟有王佐才,崛起于太湖;试问欲西笑,得如兹石无?”


偏正 指有辅助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。《北齐书·杜弼传》:“州牧任城王澄闻而召问,深相嗟赏,许以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辅助帝王治理国家的才能或人才。→栋梁之材 倜傥之才 ↔膏粱子弟。


【词语王佐之才】  成语:王佐之才汉语词典:王佐之才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山景行

    《诗.小雅.车舝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高山,喻高尚的德行。景行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后以“高山景行”比喻崇高的德行。三国 魏曹丕《与钟大理书》:“高山景行,私所仰慕。”并列 高山,比喻道德崇高;景

  • 吴坂骐骥

    源见“骥伏盐车”。喻指被糟蹋的才华、被埋没的人才。前蜀韦庄《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》:“吴坂嘶骐骥,岐山集凤皇。”

  • 摩尼珠

    晋法显《佛国记》:“〔师子国〕多出珍宝珠玑,有出摩尼珠地,方可十里。”又《涅槃经》:“如摩尼珠,投之浊水,水即为清。”后以“摩尼珠”为宝珠。唐杜甫《赠蜀僧闾丘师兄》诗:“惟有摩尼珠,可照浊水源。”宋苏

  • 腐肠之药

    恣食美味,不加节制,损害健康,犹如毒药。汉代枚乘《七发》:“皓齿蛾眉,命曰‘伐性之斧’;甘脆肥醲,命曰‘腐肠之药。’”晋代张协《七命》:“服腐肠之药,御亡国之器。”【词语腐肠之药】  成语:腐肠之药汉

  • 云阳市

    同“云阳”。元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三折:“哎,这便是死无葬身之地,敢向那云阳市血染朝衣。”【词语云阳市】   汉语大词典:云阳市

  • 称善人

    《东观汉纪.马援》:“马援击交趾,谓官属曰:‘吾从弟少游,尝哀吾慷慨多大志,曰士生一世,但取……乡里称善人,可矣。’”马少游曾经说过,但愿死后乡亲们说是一个好人,就心满意足了。后以“称善人”比喻一生清

  • 捧心西子

    源见“东施效颦”。形容女子的一种病态美。明汪廷讷《狮吼记.奇妒》:“娘子,我看你云鬓虽乱,意态更妍,恍如宿酲太真,绝胜捧心西子。”偏正 西子,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。西子因病痛手抚着胸口仍显得漂亮。形容美

  • 有樗不才

    源见“樗栎”。喻指无用之人。多用为谦词。宋方岳《沁园春.和林教授》词:“子盍观夫,商丘之木,有樗不才。”

  • 参卿

    《晋书》卷五十六《孙楚传》:“楚后迁佐著作郎,或参石苞骠骑军事。楚既负其材气,颇侮易于苞,初至,长揖曰:‘天子命我参卿军事。’因此而嫌隙遂构。”晋代孙楚曾做骠骑将军石苞的参军,上任时,曾自称是“天子命

  • 一梦华胥

    源见“华胥梦”。谓一枕好梦,一场幻梦。宋袁去华《蝶恋花.次韩幹梦中韵》词:“细雨斜风催日暮。一梦华胥,记得惊人句。”元范康《竹叶舟》一折:“你本待挟三策,做公孙应举;眼见的不及第,学渊明归去。怎知道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