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史记.司马相如列传》载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其北则有阴林巨树,楩楠豫章。”南朝宋.裴骃《史记集解》:“豫章,大木也,生七年乃可知也。”唐.张守节《史记正义》:“按:《活人》云:‘豫,今之枕木也。章,
《新唐书.李泌传》:“张九龄与严挺之、萧诚善。挺之恶诚佞,劝九龄谢绝之。九龄忽独念曰:‘严太苦劲,然萧软美可喜。’方命左右召萧、泌在旁,(严)率尔曰:‘公起布衣,以直道至宰相,而喜软美者乎?’九龄惊,
同“青蝇吊客”。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滦阳消夏录六》:“只今一瞑无馀事,未要青蝇作吊忙。”
《诗.召南.何彼襛矣序》:“何彼襛矣,美王姬也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王姬,武王女,姬,周姓也。”后因以“王姬”称帝王或诸侯之女。北周庾信《周仪同松滋公拓跋竞夫人尉迟氏墓志铭》:“春则帝女采桑,秋则王姬筑馆
源见“画龙点睛”。指绘画、文章在关键处能点出要旨,传出神彩。清李渔《闲情偶寄.格局》:“犹塑佛者不即开光,画龙者点睛有待。”“点睛”,现在常说成 “画龙点睛”。讲话或写文章,在关键的地方以一两句精辟的
宋.释道元《景德传灯录》六《怀让禅师》:“一日,师(百丈)谓众曰:‘佛法不是小事,老僧昔日被马大师一喝,直得三日耳聋眼黑。”后以此喻受震动之烈。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四十《戏用方外语示客》:“踞林一喝君
同“且食蛤蜊”。宋汪元量《鹧鸪天》词:“水边莫话长安事,且请卿卿吃蛤蜊。”
源见“含沙射影”。喻奸人以卑劣手段伺机害人。清秋瑾《杂咏》:“随珠弹雀总辛酸,蜮箭伺人感百端。”
同“钻穴逾墙”。《镜花缘》九九回:“也有钻穴逾垣在那里偷窃的,也有杀人放火在那里抢劫的。”见“钻穴逾墙”。【词语钻穴逾垣】 成语:钻穴逾垣汉语大词典:钻穴逾垣
同“大夫松”。清赵翼《咏物》之一:“中虚好伴竹君子,挺立也师松大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