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甘棠遗爱

甘棠遗爱

源见“召公棠”。旧时对已卸职的地方长官的颂词。《冷眼观》七回:“做父母官的能爱民如子,替百姓伸冤理屈……地方上绅民无以为报,就公众捐建这座去思碑,以为甘棠遗爱的纪念。”


偏正 甘棠,木名,即棠梨。遗,留;爱,恩惠恩泽。相传西周的召伯巡行南国,以布文王之政,曾在甘棠树下休息,后人思其恩德,对那棵树也特别爱护。作《甘棠》诗赞之。后来常以“甘棠遗爱”称颂有政绩的地方官吏。语本《诗经·召南·甘棠》:“蔽芾甘棠,勿翦勿伐,召伯所茇;蔽芾甘棠,勿翦勿败,召伯所憩;蔽芾甘棠,勿翦勿拜,召伯所说。”《镜花缘》5回:“如今世上所传的枯枝牡丹,淮南卞仓最多……这个异种,大约就是武则天留的‘ ~’。”△褒义。用于表示德政。也作“甘棠之爱”、“甘棠之惠”、“甘堂之阴”。


【典源】《诗·召南·甘棠》:“蔽芾(fei) 甘棠,勿翦勿伐,召 (shui) 伯所茇 (ba) 蔽芾甘棠,勿翦勿败,召伯所憩。蔽芾甘棠,勿翦勿拜,召伯所说 (shui)。”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:“召公之治西方,甚得兆民和。召公巡行乡邑,有棠树,决狱政事其下,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,无失职者。召公卒,而民人思召公之政,怀棠树不敢伐,哥(歌) 咏之,作《甘棠》之诗。”注引《括地志》 云:“召伯听讼甘棠之下,周人思之,不伐其树,后人怀其德,因立庙,有棠在九曲域东阜上。”《说苑·贵德》:“召公述职,当桑蚕之时,不欲变民事,故不入邑中,舍于甘棠之下,而听断焉,陕间之人,皆得其所,是故后世思而歌咏之。”

【今译】 周时召分 (姓姬,名奭,又称召伯、邵伯) 治理自陕而西一带地方,巡行时正值农忙,故不入城邑,而在甘棠树下听断诉讼,处理政事,使官民各得其所,地方大治。召公死后,百姓感怀他的恩德,保护甘棠不伐,以为纪念并作《甘棠》诗歌颂他,诗大意为,茂密的甘棠,不要砍伐它,召公曾在树下歇息、理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颂官吏仁政爱民。

【典形】 爱棠、甘棠、甘棠遗爱、故国栽棠、南山遗爱、憩树、憩棠、人颂甘棠、邵伯树、召公棠、召南棠、棠芾、棠郊、棠郊成政、棠树、棠遗善政、棠阴、忆召公、坐棠、甘棠游憩、甘棠有去思、垂阴慕甘棠、遗爱同召伯、棠树遗爱、召伯遗泽、甘棠少讼、甘棠不剪、棠树政、思召伯、怆甘棠甘棠颂。

【示例】

〔爱棠〕 唐·刘禹锡《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》:“爱棠余故吏,骑竹见新童。”

〔甘棠〕 唐·李白《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》:“丘馆东有三柳焉,公往来憩之,饮水则去。行路勿剪,比于甘棠。”

〔甘棠遗爱〕 明 ·李东阳 《哭叶吏部》:“绿竹清风东署远,甘棠遗爱北州存。”

〔故国栽棠〕 清·丘逢甲《感旧抚今叠韵》:“空山拾橡惭工部,故国栽棠托召公。”

〔南山遗爱〕 宋·苏轼《满江红·寄鄂州朱使君》:“君是南山遗爱守,我为剑外思归客。”

〔憩树〕 宋·欧阳修《上随州钱相公启》:“行郊憩树,绝无两造之辞; 托乘载宾,惟奉百金之宴。”

〔憩棠〕 唐·骆宾王《至分陕》:“憩棠疑勿剪,曳葛似攀樛。”

〔人颂甘棠〕 元·徐再思《蟾宫曲·送沙宰》:“岐麦林桑,渡虎驱蝗,人颂甘棠,春满琴堂。”

〔邵伯树〕 唐·杜甫《巴山》:“天寒邵伯树,地阔望仙台。”

〔召公棠〕 宋·刘筠《禁中庭树》:“宁知千载后,只美召公棠。”

〔召南棠〕 唐·柳宗元《弘农公以硕德伟材》:“敬逾齐国社,恩比召南棠。”

〔棠芾〕 宋·李昴英《贺新郎·陪广帅方右史登越台》:“清明官府歌棠芾,且萧闲事外,下看玉城珠市。”

〔棠郊成政〕 宋·柳永《永遇乐》之二:“棠郊成政,槐府登贤,非久定须归去。”

〔棠树〕 唐·王椎《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》:“棠树勿剪,何如审像图

桐乡置祠,岂比耳闻身及。”

〔棠遗善政〕 唐·罗隐《商于驿楼东望有感》:“棠遗善政阴犹在,薤送哀声事已空。”

〔棠阴〕 北周·庾信《周柱国长孙俭神道碑》:“六卿咸事,天官是司,二南作伯棠,棠阴实治。”

〔忆召公〕 唐·李商隐《武侯庙古柏》:“大树思冯异,甘棠忆召公。”

〔坐棠〕 唐·骆宾王 《上兖州刺史启》:“拥熊轼而抚百城, 建隼而临千里。坐棠敷惠,恩缠去思。”


【词语甘棠遗爱】  成语:甘棠遗爱汉语词典:甘棠遗爱

猜你喜欢

  • 弃席

    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:“文公反国(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,为避骊姬之乱,在外流浪多年之后将回到晋国作君主)至河(指黄河,这时渡船很少,人相争渡),令笾豆(古代祭器。笾,竹器,盛果脯;豆,木制或铜

  • 使酒高阳

    源见“高阳酒徒”。泛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。明汤显祖《南柯记.侠概》:“人生只合醉扬州,惯使酒的高阳吾至友。”

  • 不汲汲于富贵,不戚戚于贫贱

    汲( ㄐㄧˊ jí )汲:竭力求取的样子。戚戚:伤感忧愁的样子。 不为富贵而急切追求,不为贫贱而忧虑哀伤。 形容人胸怀淡泊。语出《汉书.杨雄传上》:“清静无为,少嗜欲,不汲汲于富贵,不戚戚于贫贱

  • 洛浦

    源见“洛神”。指洛水之滨。亦借指洛神。唐梁锽《名姝咏》:“临津双洛浦,对月两嫦娥。”【词语洛浦】   汉语大词典:洛浦

  • 要先茅之田

    求封赏的意思。先茅:县名,晋襄公封赏胥臣的地方。《文选.陆机.演连珠》:“禽息碎首,岂要先茅之田。”李善注引《左传》曰:“襄公以再命,命先茅之县,赏胥臣曰:‘举却缺,子之功也。’”胥臣:旧时在官府中办

  • 曲尘丝

    源见“曲尘”。指柳条。唐刘禹锡《杨柳枝词》之三:“凤阙轻遮翡翠帏,龙池遥望曲尘丝。”【词语曲尘丝】   汉语大词典:曲尘丝

  • 阮修钱

    同“阮公钱”。唐温庭筠《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》:“宦无毛义檄,婚乏阮修钱。”

  • 尺布斗粟

    粟(sù速):谷子。此典本指少量布和谷子。比喻汉文帝刘恒和弟弟刘长间利害冲突不能相容。后以此典形容兄弟间有利害冲突而不能忍让。刘长(前198年——前174年),汉高祖刘邦的小儿子。汉高祖十一年(前19

  • 弓弩上弦,刀剑出鞘

    见“弓上弦,刀出鞘”。【词语弓弩上弦,刀剑出鞘】  成语:弓弩上弦,刀剑出鞘

  • 弦外之意

    《南史.范晔传》:“吾于音乐,听功不及自挥,但所精非雅声为可恨,然至于一绝处,亦复何异邪。其中体趣,言之不可尽。弦外之意,虚响之音,不知所从而来。”后因以比喻语言中隐含着的深意。偏正 琴声停止后的余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