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白往黑归

白往黑归

韩非子.说林下》:“杨朱之弟杨布,衣素衣而出。天雨,解素衣,衣缁衣而反。其狗不知而吠之。杨布怒,将击之,杨朱曰:‘子毋击也,子亦犹是。向者使女狗,白而往,黑而来,子岂能毋怪哉?”

杨布出门穿的是白衣,回来时换了一身黑衣,他的狗便认不出主人而向他吠叫。后因以“白往黑归”或“杨犬吠缁”比喻前后不一样;又转以比喻不看本质只看表面现象。


【词语白往黑归】  成语:白往黑归汉语词典:白往黑归

猜你喜欢

  • 谋养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一二引《孔子家语》:“子路见孔子曰:‘负重涉远,不择地而游;家贫亲老,不择禄而仕。’”后以“谋养”指为养亲而仕。明叶盛《水东日记.圭斋许氏赠公碑》:“为贫谋养,不择禄仕,间关外补,四十

  • 步类寿陵

    同“步邯郸”。唐温庭筠《上学士舍人启》:“步类寿陵,文渐涣水。”

  • 关雎

    《诗经.周南.关雎》: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,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”《关雎.序》:“《关雎》,后妃之德也,风之始也,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。”《诗经》中《关雎》篇,实际是一首歌咏爱情的作品。旧说为咏后妃之

  • 壁观

    同“壁上观”。清邓辅纶《书事》诗之五:“诸将但壁观,何颜拥旄戟?”【词语壁观】   汉语大词典:壁观

  • 口是心非

    心口不一,嘴上讲的是一套,心里想的又是一套。晋代葛洪《抱朴子.微旨》:“若乃憎善好杀,口是心非;背向异辞,反戾直正;虐害其下,欺罔其上;叛其所事,受恩不感……凡有一事,辄是一罪。”并列 口上说是,心里

  • 越鄂衾

    同“鄂君被”。宋刘筠《清风十韵》诗:“夕劲淮阳桂,晨凄越鄂衾。”

  • 北窗叟

    源见“北窗高卧”。指闲逸自适之人。唐白居易《旱热》诗之一:“安知北窗叟,偃卧风飒至。”

  • 犯上作乱

    《论语.学而》:“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”后以“犯上作乱”指冒犯或违抗尊长、君上的悖逆或叛乱行为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截矶》:“那黄得功一介武夫,还知报效;俺们倒肯犯上作乱不成?”连动 反抗长

  • 东方避世

    同“大隐金门”。宋刘筠《李舍人独直》诗:“紫丝新履回朝地,应笑东方避世喧。”

  • 此非君子之言,齐东野人之语

    野人:居于郊野之人。 这不是君子的语言,而是齐国东鄙野人之语。 表示语言无稽,不足征信。语出《孟子.万章上》:“咸丘蒙问曰:‘语云,盛德之士,君不得而臣,父不得而子。舜南面而立,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