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百废俱兴

百废俱兴

许多原已废置的事情都重新兴办起来。宋代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废俱兴。”具:通“俱”。


主谓 过去废弛的政事,均已一一兴办。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庆历四年春,滕子京谪守巴陵郡,越明年,政通人和,~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兴革。→方兴未艾 ↔每况愈下。 也作“百废俱举”、“百废具举”、“百废具兴”、“百废具作”、“百废备举”、“百废咸举”、“百堕俱举”。


解释形容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、兴盛起来。

出处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庆历四年春,滕子京谪守巴陵郡。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废俱兴。”

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,也是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。在他任北宋参知政事(副宰相)时,大力推行庆历新政,一度改变了北宋的政治气象。由于保守派的反对,在西夏军事威胁解除后,宋仁宗对改革失去兴趣,庆历新政宣告失败。新政失败后,范仲淹被贬居邓州,昔日好友滕子京也被贬谪到岳州巴陵郡做知府。滕子京到任后第二年春重修岳阳楼,随后于六月间写信给范仲淹,希望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,并附上《洞庭晚秋图》一幅,范仲淹一口答应。庆历六年九月(公元1046年6月),范仲淹在邓州住所写就了著名的《岳阳楼记》,表现了自己虽远离朝廷,但心忧国事,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,同时对被贬的好友表示了鼓励和安慰。

《岳阳楼记》开篇直接交代了写作此文的缘由。他说:“庆历四年的春天,滕子京被贬谪戍守巴陵郡。在他的治理下,才过了一年,就政事顺遂、人民和乐,一切废置的事又开始兴办、兴盛起来。”随后,文章由描写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,对比着描写了由登临观赏而引起的悲喜之情。然后,范仲淹又对这两种览物之情一概加以否定,他说:“我曾经探求过古代那些道德高尚之人的心态,与上述两种心情有所不同。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,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。当高居庙堂之上做官的时候,就为人民而忧虑,唯恐人民有饥寒;当退居江湖之间远离朝政的时候,就为国君而忧虑,唯恐国君有缺失。这么说来,他们无论进退都在忧虑了,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?他们必定这样回答:在天下人还没有感到忧虑的时候就忧虑了,在天下人都已快乐之后才快乐呢。”


【词语百废俱兴】  成语:百废俱兴汉语词典:百废俱兴

猜你喜欢

  • 砺带河山

    同“河山带砺”。明唐顺之《皇陵行》:“已闻帝王自有真,更说南阳多贵人。戈矛貔虎三千士,砺带河山十八臣。”见“河山带厉”。明·唐顺之《皇陵行》:“戈矛貔虎三千士,~十八臣。”【词语砺带河山】  成语:砺

  • 子桑寒饥

    《庄子.大师宗》:“子舆与子桑友,而霖雨十日,子舆曰:‘子桑殆病矣!’裹饭而往食之。至子桑之门,则若歌若哭,鼓琴曰:‘父邪!母邪!天乎!人乎!’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。”子桑是《庄子.大师宗》中所写的

  • 同学少年多不贱

    少年时的同学现在多置身显贵。 旧时常用以感叹自身的功名蹭蹬。语出唐.杜甫《秋兴》:“同学少年多不贱,五陵衣马自轻肥。”清.王晫《今世说.排调》:“王丹麓年逾四十,益复困顿。妇戏语曰:‘同学少年皆不贱

  • 拔乎其萃

    见〔出乎其类,拔乎其萃〕。

  • 六铢衣

    《长阿含经.忉利天品》载:忉利天“衣重六铢”。铢,古重量单位,二十四铢为一两。六铢,四分之一两。其衣极薄且轻。后以“六铢衣”指佛、仙所著之衣。唐宋之问《奉和幸大荐福寺》诗:“欲知皇劫远,初拂六铢衣。”

  • 倚马成文

    同“倚马成章”。清毛奇龄《百字令.客沪上为王鸿资初度》词:“倚马成文,磨盾草檄,杀尽中山兔。”

  • 洛浦

    源见“洛神”。指洛水之滨。亦借指洛神。唐梁锽《名姝咏》:“临津双洛浦,对月两嫦娥。”【词语洛浦】   汉语大词典:洛浦

  • 灰无焰

    源见“死灰复燃”。喻失势者无力挣扎。唐罗隐《村桥》诗:“心寒已分灰无焰,事往曾将水共流。”

  • 逍遥自在

    同“逍遥自得”。唐赵彦昭《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》:“逍遥自在蒙庄子,汉主徒言河上公。”见“逍遥自得”。郑振铎《陈士章传》:“一年年的田租的收入,总是足够他过着~的生活的。”【词语逍遥自在】  成语

  • 用行舍藏

    《论语.述而》:“子谓颜渊曰:‘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,惟我与尔有是夫!’”孔子对弟子颜回说:“(有人)聘请我,我就去干;没有人用我,我就退隐。我想只有我和你才有这种进退的方法。”后因以指被任用则出仕,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