詟:即慑,惧怕。慄:恐惧。意指声威远播,四方无论是陆地还是水上莫不畏惧而归服。汉代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殊方别区,界绝而不邻。自孝武之所不征,孝宣之所未以,莫不陆詟水慄,奔走而来宾。”孝武:汉武帝刘彻。孝
亦作“降贵纡尊。”地位尊贵的人自己贬抑身分,嫌卑自处。梁简文帝《昭明太子集序》:“降贵纡尊,躬刊手掇。”并列 纡,屈抑。指地位尊贵的人自动降低身分。南朝·梁简文帝《〈昭明太子集〉序》:“~,躬刊手掇。
“人生七十古来稀。”古时人均寿命短,已到七十高龄,于生活无所希求,对死也不感到畏惧。 常用以表示一个老人与世无求的豁达胸襟。语出唐.王维《夷门歌》:“向风刎颈送公子,七十老翁何所求?”清.顾炎武《与
《战国策.楚策一》:“江乙(原为魏人,后仕楚,为郢大夫)恶昭奚恤(楚将),谓楚王(楚宣王)曰:‘人有以其狗为有执(指善于看守)而爱之。其狗尝溺井。其邻人见狗之溺井也,欲入言之。狗恶之,当门而噬(咬)之
源见“乌衣门第”。东晋时王 谢望族居此,因以借指豪门贵族的住处。诗文中多以咏怀金陵古迹、寄托兴亡盛衰的感慨。唐刘禹锡《乌衣巷》诗:“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旧时王 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”
源见“赤汗赭沫”。本为西域骏马名。流汗如血,故称。后多以泛指骏马、名马。唐杜甫《洗兵马》诗:“京师皆骑汗血马,回纥喂肉蒲萄宫。”宋苏轼《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》:“君如汗血马,作驹已权寄。”【词语汗血马】
源见“箪瓢陋巷”。原谓以瓢勺饮水。后用以形容生活简朴。《后汉书.章帝纪》:“动务省约,但患不能脱粟瓢饮耳。”【词语瓢饮】 汉语大词典:瓢饮
《易.乾》:“初九,潜龙勿用。”李鼎祚集解引马融曰:“物莫大于龙,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。初九,建子之月,阳气始动于黄泉,既未萌芽,犹是潜伏,故曰潜龙也。”后因以“潜龙”比喻圣人在下位,隐而未显。《三国
《左传.昭公二一年》:“宋华费遂生华䝙、华多僚、华登,䝙为少司马,多僚为御士,与䝙相恶,乃谮诸公曰:‘䝙将纳亡人。’亟言之,公曰:‘司马以吾故,亡其良子。死亡有命,吾不可以再亡之。’对曰:‘君若爱司马
见“乡壁虚造”。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72章:“这位名震一时的北洋派勇将完全变成了一个~的神话家。”【词语面壁虚构】 成语:面壁虚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