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目送归鸿

目送归鸿

文选》卷二十四,三国魏.嵇叔夜(康)《赠秀才入军五首》其四:“目送归鸿,手挥五弦。俯仰自得,游心泰玄。”

嵇康用“目送归鸿”所表现的是怡然自得的情趣。后用为咏送别之典,或表现志趣自得的心绪。

唐.钱起《仲春宴王补阙城东小池》:“醉来倚玉无馀事,目送归鸿笑复歌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文选·嵇康〈赠秀才入军〉诗之四》:“息徒兰圃,秣马华山。流磻平皋,垂纶长川。目送归鸿,手挥五弦。俯仰自得,游心泰玄。嘉彼钓叟,得鱼忘筌。郢人逝矣,谁与尽言?”【今译】 此诗是嵇康送其兄嵇喜从军的一组诗中的一首。诗中描写嵇喜在行军途中领略大自然情趣的自得之情: 纵马平原,垂钓长川,眼望远去的归鸿,手中弹奏着琴弦,自由自在,忘怀陶醉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闲适旷达、寄情自然; 也用以表现思念亲人。

【典形】 挥五弦、目送归鸿、失 飞鸿、手挥五弦、送飞鸿、送鸿、中散送飞鸿、目送飞鸿、送飞鸟、留眼送归鸿。

【示例】

〔挥五弦〕 元·钱选 《题浮玉山居图》:“神襟轶寥廓,兴寄挥五弦。”

〔目送归鸿〕 宋·贺铸《六州歌头》:“恨登山临水,手寄七弦桐,目送归鸿。”

〔失飞鸿〕 宋·陈师道 《寄寇荆山》:“口须论世事,目已失飞鸿。”

〔手挥五弦〕 唐·皮日休《奉和添酒中六咏·酒杯》:“手挥五弦罢,聊复一樽持。”

〔送飞鸿〕 宋·张元干《陇头泉》:“送飞鸿五弦寓目,望爽气西山忘言。”

〔送鸿〕 宋·孙觌《西徐上梁文》:“拥百结之褐,扪虱自如; 柱九节之筇,送鸿而去。”

〔中散送飞鸿〕 宋·陈与义《目疾》:“不怪参军骑瞎马,但妨中散送飞鸿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七件事

    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七种用品,宋代吴自牧《梦梁录.鲞铺》:“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:柴、米、油、盐、酱、醋、茶。”元代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一折:“早晨起来七件事:柴、米、油、盐、酱、醋、茶。”【词语七件事】

  • 驱鹊营桥

    源见“乌鹊填桥”。形容牛郎 织女急切盼望相会。宋刘克庄《踏莎行.巧夕》词:“驱鹊营桥,呼蟾出海,朝朝暮暮遥相望。”【词语驱鹊营桥】  成语:驱鹊营桥汉语大词典:驱鹊营桥

  • 形如槁木,心如死灰

    《庄子.齐物论》:“南郭子綦隐机而坐,仰天而嘘,答焉(即荅焉,茫然自失貌)似丧其耦。颜成子游立侍乎前,曰:‘何居乎?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’”晋.郭象注:“死灰槁木,取其寂寞无情耳。”庄

  • 骊歌促别

    骊歌:即《骊驹》,是古代客人告别时唱的诗篇。西汉人王式精通《诗经》,被任命为博士,来到京城长安。博士江公世代研究《鲁诗》,被尊称为宗师,他对王式很为嫉妒。在各位高级官员欢迎王式的宴会上,江公对乐师们说

  • 臧仓毁孟轲

    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“鲁平公将出,嬖人臧仓者请曰:‘他日君出,则必命有司所之;今乘舆已驾矣,有司未知所之,敢请。’公曰:‘将见孟子。’曰:‘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,以为贤乎?礼义由贤者出,而孟子之

  • 锡杖飞

    同“飞锡”。宋韩驹《送海常化士》诗:“好去凌空锡杖飞,凤林关外道场稀。”

  • 毕卓醉狂

    源见“瓮间吏部”。指滥饮烂醉。唐方干《袁明府以家酝寄余余以山梅答赠》诗:“毕卓醉狂潘氏少,倾来掷去恰相宜。”

  • 书裙

    《南史.羊欣传》:“欣少静默,无竞于人,美言笑,善容止。泛览经籍,尤长隶书。父不疑为乌程令,欣年十二,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,甚知爱之。欣尝夏月著新绢裙昼寝,献之入县见之,书裙数幅而去。欣书本工,因此弥善

  • 便便笥

    源见“孝先便腹”。指满腹才学之人。唐罗隐《暇日感怀因寄同院吴蜕拾遗》诗:“戏悲槐市便便笥,狂忆樟亭满满杯。”

  • 环堵萧然

    环:围绕。堵:墙壁。萧然:冷落衰败的样子。形容居室简陋,十分穷困。陶潜(事迹见前“不求甚解”条)在《五柳先生传》中描述自己不求富贵,甘于贫穷而又不堕其志时说:“四周的墙壁残破剥落,一副清冷衰败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