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石渠

石渠

石渠即石渠阁,在长安未央宫大殿的北面,是汉朝皇宫内藏书之处。是汉初丞相萧何提议建造的,收藏入关后所得秦朝的各类珍贵图书典籍。因宫殿下石为渠以导水,故称石渠阁。汉宣帝时,曾征召著名学者刘向在石渠阁教授《谷梁春秋》并论析《五经》。汉成帝时,在此处珍藏皇宫各类典籍秘本,并安排博士施雠和名儒在石渠阁讲学辩论《五经》异同。石渠阁实际上是皇家图书馆兼学术讨论的所在地。后以“石渠”或“石阁”为典,用以指秘书省、集贤殿书院等藏书之处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36《楚元王传附刘向传》1929页:“上(宣帝)亦奇其材,得逾冬减死论。会初立《谷梁春秋》,征更生受(授)《谷梁》,讲论《五经》于石渠。”颜师古注曰:“《三辅旧事》云石渠阁在未央大殿北,以藏秘书。”另《汉书》卷88《儒林传·施雠传》3598页:“诏拜(施)雠为博士。甘露中与《五经》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。”另《三辅黄图》卷6:“石渠阁,萧何造,其下石为渠以导水,若今御沟,因为阁名。所藏入关所得之图籍;至于成帝,又于此藏秘书焉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独孤及《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》:“石渠遗迹满,水国暮云长。” 唐·耿湋《题清源寺》:“陈迹留金地,遗文在石渠。” 唐·权德舆《酬陆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寄梁四敬之兼见贻之作》:“故人石渠署,美价满中朝。” 唐·刘禹锡《蒙恩转仪曹郎依前充集贤学士举潮州自代因寄七言》:“翔鸾阙下谢恩初,通籍由来在石渠。” 唐·周朴《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》:“名自石渠书典籍,香从芸阁著衣衫。” 宋·周紫芝《鹧鸪天·荆州都倅生日》:“借令未解銮坡去,也合雠书在石渠。”


【词语石渠】   汉语词典:石渠

猜你喜欢

  • 哭路岐

    同“悲路岐”。唐马戴《幽上留别令狐侍郎》诗:“自别丘中隐,频年哭路岐。”

  • 锦帆天子

    《开河记》:“龙舟既成,泛江沿淮而下,至大梁,又别加修饰,砌以七宝金玉之类,于是取吴越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,谓之殿脚女,至于龙舟御楫,即每船用彩缆十条,每条用殿脚女十人,嫩羊十口,令殿脚女与羊相间

  • 迩无异言,远无异望

    迩:近。异言:指不同意见。异望:指不同企图。 远近都无不同意见。 表示深得人心。语出晋.刘琨《劝进表》:“主晋祀者,非陛下而谁?是以迩无异言,远无异望。”南齐.王俭《褚渊碑文》:“虽秩轻于衮司,而

  • 坐堂子

    源见“倚衡”。指富家子弟。南朝 宋鲍照《送盛侍郎饯候亭》诗:“君为坐堂子,我乃负羁人。”【词语坐堂子】   汉语大词典:坐堂子

  • 渍酒

    源见“炙鸡渍酒”。指朋友间吊丧墓祭。南朝 梁 刘孝标《广绝交论》:“繐帐犹悬,门罕渍酒之彦。”清钱谦益《画士张季挽词》诗:“一棺寂寂掩柴菅,零落贫交渍酒还。”【词语渍酒】   汉语大词典:渍酒

  • 乐昌之镜

    源见“破镜重圆”。指夫妻分离时共持的信物。《剪灯新话.联芳楼记》:“一旦事迹彰闻,恩情间阻,则乐昌之镜,或恐从此而遂分。”见“乐昌分镜”。明·瞿佑《剪灯新话·联芳楼记》:“一旦事迹彰闻,恩情间阻,则~

  • 披荆斩棘

    披,劈开。荆棘,多刺的灌木丛,比喻路途险阻。披荆斩棘,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中扫除障碍,克服重重困难。冯异(事迹见前)历尽千难万险,从光武帝平定天下。建武初,受封阳夏侯,镇守关中,“威权至重,百姓

  • 彭殇

    源见“庄叟彭殇”。喻寿夭。慨叹人生寿夭都属虚幻。晋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”唐杜牧《郡斋独酌》诗:“人生落其内,何者为彭殇?”【词语彭殇】   汉语大词典:彭殇

  • 苍吾让兄

    谓不必要的谦让。《淮南子.汜论训》:“昔苍吾绕娶妻而美,以让兄。此所谓忠爱而不可行者也。”指讲礼让而过分到不合情理的程度。

  • 板舆

    源见“潘舆”。指孝养双亲。唐王昌龄《留别伊阙张少府郭大都尉》诗:“幸随板舆远,负谴何忧哉!”【词语板舆】   汉语大词典:板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