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结缨而死

结缨而死

缨(yīiīing英):系在脸下巴底下之帽带子。

此典指子路被乱军砍断帽带子,他系帽带子,被杀死。子路(前542年——前480年),仲氏,名由,又字季路。春秋末鲁国卞(今山东泗水)人。孔子学生。性爽直勇敢,喜闻过,事亲至孝。孔子任鲁国司寇(掌刑狱、纠察)时,他任季孙氏宰(家臣),后任卫国(都楚丘,今河南滑县东北)大夫孔悝(kuī亏)宰(家臣),卫国贵族之间发生内乱,子路赶回城里去,想救孔悝出城,被乱军砍断帽带子。子路说:“有德君子之死,帽子不能脱去。”于是他系帽带子,被杀死。后以此典形容慷慨献身。此典又作“结缨”、“仲由缨”、“效子路”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67《仲尼弟子列传》2193页:“子路曰:‘君子(西周、春秋时对贵族通称;春秋末及以后称“有德者”)死而冠不免(脱去)。’遂结缨而死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梁·江淹《诣建平王上书》:“尝欲结缨伏剑,少谢万一;剖心摩踵,以报所天。” 唐·李商隐《送千牛李将军赴阙》:“幽囚苏武节,弃市仲由缨。” 宋·文天祥《言志》:“易箦不必如曾参,结缨犹当效子路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左传·哀公十五年》:“季子将入,遇子羔将出,曰:‘门已闭矣。’季子曰:‘吾姑至焉。’子羔曰:‘弗及,不践其难。’季子曰:‘食焉,不辟其难。’子羔遂出。子路入,及门,公孙敢门焉,曰:‘无入为也。’季子曰:‘是公孙也,求利焉而逃其难。由不然,利其禄,必救其患。’有使者出,乃入。曰:‘大 (太)子焉用孔悝,虽杀之,必或继之。’且曰:‘大子无勇,若燔台半,必舍孔叔。’大子闻之惧,下石乞、孟黡敌子路。以戈击之,断缨。子路曰:‘君子死,冠不免。’结缨而死。”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孔子弟子仲由字子路 (一字“季路”) 为卫国大夫孔悝之邑宰,孔悝与太子蒯聩作乱,当时子路正在外,闻讯赶回,途中遇见别人,劝他不要回去,子路说:“我既为食禄的臣子,不能逃避。”于是冲进城去,孔悝与蒯聩登台与子路相见,子路想烧台,蒯聩害怕,派石乞、孟黡下台与子路搏斗,击断子路的冠带。子路说:“君子死,冠不能不戴。”在结冠带时,被对方杀死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慷慨献身。

【典形】 结缨、效子路、仲由缨。

【示例】

〔结缨〕 南朝梁·江淹《诣建平王上书》:“尝欲结缨伏剑,少谢万一; 剖心摩踵,以报所天。”

〔效子路〕 宋·文天祥《言志》:“易箦不必如曾参,结缨犹当效子路。”

〔仲由缨〕 唐·李商隐《送千牛李将军赴阙》:“幽囚苏武节,弃市仲由缨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酒作圣

    源见“中圣人”。谓把酒当作最美好之物。唐权德舆《过隐者湖上所居》诗:“唯将酒作圣,不厌谷名愚。”

  • 骄人贫贱

    源见“贫贱骄人”。谓不屈事权贵。清沈岸登《渔家傲.北归忆清溪遥赋》词:“十载黄金台下客,骄人贫贱惟长揖。”

  • 竞祖鞭

    源见“祖鞭先著”。借指争先报国。明张煌言《丁酉元旦余驻师秦川》诗:“夜来见说旄头暗,拂拭吴钩竞祖鞭。”

  • 惭安邑

    源见“食无肝”。谓愧对当地官员和百姓。清孙枝蔚《戴公雪岁暮归自金陵去家五十里念予穷途不忍别去中心感之有赠》诗之一:“干求已是惭安邑,敢误良朋念薜萝。”

  • 平子赋

    同“平子归田”。赋,指张衡《归田赋》。唐王维《送钱少府还蓝田》诗:“手持平子赋,目送老莱衣。”

  • 报恩珠

    唐.欧阳询辑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十四引《三秦记》:“昆明池(据说是汉武帝时为教习楼船所开凿),昔有人钓鱼,纶绝而去。(鱼)遂通梦于(汉)武帝,求去钩。帝明日戏于池,见大鱼衔索。帝曰:‘岂梦所见耶!’取而放

  • 觉有八征

    谓人觉醒时有八种征候。《列子.周穆王》:“觉有八征,梦有六候。奚谓八征?一曰故,二曰为,三曰得,四曰丧,五曰衰,六曰乐,七曰生,八曰死。”

  • 织女桥

    源见“乌鹊填桥”。泛指仙桥。唐李邕《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》:“织女桥边乌鹊起,仙人楼上凤凰飞。”

  • 丘壑志

    源见“一丘一壑”。指隐居的志向。清陈豪《子寿先生招隐乃园同子缜赓甫迟菊》诗:“平生丘壑志,眷焉怀在昔。”

  • 出蓝

    源见“青出于蓝”。多用于学生超过老师。宋苏轼《与朱康叔书》:“天觉出蓝之作,本以为公家宝,而公乃轻以与人。”【词语出蓝】   汉语大词典:出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