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绝甘分少

绝甘分少

绝:拒绝。甘:美食。分少:东西虽少但肯与人分享。喻自己刻苦,待人宽厚,与人同甘共苦。这是司马迁对李陵的评语。李陵(?-前74年)字少卿,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)人,西汉将领。李广孙,善骑射。汉武帝时,为骑都尉,率兵出击匈奴,战败投降。后病死匈奴。司马迁在《报任安书》中说:“我认为李陵平时与人交往,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厚待别人,与部下同甘共苦,所以部下才能拚命效力,即使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。”后以此典咏与人(多指部下)同甘苦,亦作“分甘”、“分甘共苦”、“割少分甘”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2《司马迁传》2730页:“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,能得人之死力,虽古名将不过也。”颜师古注曰:“自绝旨甘,而与众人分之,共同其少多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瑁传》:“陈国陈融、陈留濮阳逸、沛郡蒋纂、广陵袁迪等,皆单贫有志,就瑁游处,瑁割少分甘,与同丰约。” 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应詹传》:“初,京兆韦泓,丧乱之际,亲属遇饥疫并尽,客游洛阳,素闻詹名,遂依托之,詹与分甘共苦,情若兄弟。” 五代晋·刘昫《旧唐书·肃宗纪》:“问安靡阙,视膳无违;及同气天伦,联华棣萼,居尝共被,同必分甘。” 宋·薛居正《旧五代史·李建及传》:“建及有胆气,慷慨不群,临阵鞠旅,意气横壮,……善于抚御,得所赏赐,皆分给部下,绝甘分少,颇洽军情。”


并列 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,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。不贪图享受,节俭自持,优厚待人。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李陵素与士大夫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写人不图享受,待人厚道的清廉品行。→先人后己 ↔自私自利。 也作“分甘绝少”、“绝少分甘”。


【词语绝甘分少】  成语:绝甘分少汉语词典:绝甘分少

猜你喜欢

  • 万人敌

    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项籍(项羽的本名)少时,学书不成,去学剑,又不成。项梁(项羽的叔父)怒之。籍曰:‘书,足以记名姓而已;剑,一人敌,不足学;学万人敌。’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,籍大喜,略知其意,又不肯

  • 吕端大事不糊涂

    吕端注重大节,不拘细行事。吕端(935-1000年)字易直,幽州安次(今河北安次西)人。后晋时以父荫补官。入宋后,历知成都府、蔡州,升为枢密直学士。颇得太宗宠信,常被独召入宫。由于办事果断,为政清廉,

  • 闻笛感

    同“闻笛泪”。清赵翼《阅邸报同年冯鲁岩总宪病殁诗以哭之》之二:“今日更增闻笛感,同时幕府几人存?”

  • 梦鹿

    源见“蕉鹿梦”。喻指得失无常。明文徵明《赵丽卿侍御邀游冶城》诗:“有客樽前谈梦鹿,何人天际慕飞鸿?”【词语梦鹿】   汉语大词典:梦鹿

  • 鲁连飞一箭

    源见“一箭下聊城”。指寄出书信。唐刘商《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》:“秋深为尔持圆扇,莫忘鲁连飞一箭。”

  • 小子后生

    指年少后进的人。唐代韩愈《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》:“小子后生,于何考德而问业焉。”并列 后生,男子青年。泛指青年。唐·韩愈《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》:“~,于何考德而问业焉?”△多用指年龄。→后生小子【词语

  • 惭凫企鹤

    源见“断鹤续凫”。喻愧对自己短处,羡慕别人长处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养气》:“若夫器分有限,智用无涯,或惭凫企鹤,沥辞镌思。”并列 比喻对自己的短处感到惭愧,而羡慕别人的长处。语本《庄子·骈拇》:

  • 击钵

    同“击钵催诗”。宋陈师道《次韵苏公蜡梅》:“坐想明年吴与越,行酒赋诗听击钵。”【词语击钵】   汉语大词典:击钵

  • 直如丝

    同“直如弦”。唐 耿?《赠别刘员外长卿》诗:“清如寒玉直如丝,世故多虞事莫期。”

  • 失匕

    同“失箸”。宋苏轼《曹既见和复次韵》:“谁令妄惊怪,失匕号万窍。”【词语失匕】   汉语大词典:失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