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芦中人

芦中人

汉.赵晔《吴越春秋.王僚使公子光传》:“子胥既渡,渔父乃视之,有其饥色,乃谓曰:‘子俟我此树下,为子取饷。’渔父去后,子胥疑之,乃潜身于深苇之中。有顷,父来,持麦饭、鲍鱼羹、盎浆,求之树下,不见,因歌而呼之曰:‘芦中人!芦中人!岂非穷士乎?’如是者再,子胥乃出芦而应。”

伍子胥逃离楚国时,在十分危急的情势下,幸亏有一渔父把他渡过江。渔父知其为逃亡之人,回家为他去取饭食,子胥恐有诈,故藏匿于深苇之中。渔父取饭食回来,不见其人,意想必藏于芦中,故呼“芦中人”。后因用为逃亡藏匿者之典。

清.薛旦《芦中人》一剧,即演此事。


【词语芦中人】   汉语词典:芦中人

猜你喜欢

  • 盼倩

    《诗.卫风.硕人》:“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”朱熹集传:“倩,口辅之美也;盼,黑白分明也。”后以“盼倩”形容女子顾盼时的美丽姿态。汉蔡邕《青衣赋》:“盼倩淑丽,皓齿蛾眉。”苏曼殊《焚剑记》:“一女子环步

  • 愚管

    源见“管窥蠡测”。谓浅陋或浅陋之见。自谦之词。《三国志.是仪传》:“仪对曰:‘圣主在上,臣下守职,惧于不称,实不敢以愚管之言,上干天听。’”南朝 宋裴骃《〈史记集解〉序》:“聊以愚管,增演徐氏。”【词

  • 陆云笑疾

    《晋书.陆云传》:“少与兄机齐名,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,号曰二陆。……吴平入洛。机初诣张华,华问云何在?机曰:‘云有笑疾,未敢自见。’俄而云至。华为人多姿制。又好帛绳缠须,云见而大笑,不能自己。先是

  • 伴食中书

    源见“伴食宰相”。谓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。《宋史.胡铨传》:“孙近傅会桧议,遂得参知政事,天下望治有如饥渴,而近伴食中书,漫不敢可否事。”见“伴食宰相”。《宋史·胡铨传》:“孙近傅会桧议,遂得参知政

  • 梅花面

    同“梅花妆”。宋向子諲《点绛唇》词:“冰雪肌肤,靓妆喜作梅花面。”

  • 封人祝

    同“封人愿”。元揭傒斯《寄题傅尊师兄弟所作》诗:“但馀一念封人祝,未与人间万事慵。”

  • 凶年饥岁

    凶年:荒年。 指灾荒的年岁。语出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“凶年饥岁,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,壮者散而之四方者,几千人矣。”汉.刘向《新序.杂事》:“凶年饥岁,士糟粕不厌,而君之犬马有余谷粟。”宋.王安石《诫

  • 曼陀雨

    源见“天花乱坠”。指曼陀罗花。此花在印度视为神圣,特培植寺院中。宋吴潜《念奴娇.三和》词:“同出泥涂,独标玉质,不是曼陀雨。”

  • 心有灵犀

    见“心有灵犀一点通”。叶志坚《杂色雨》:“他似乎真的~,讲起麻衣来,天庭地阁,金木水火,神乎其神,让人听得如入五里雾中,神魂颠倒。”见“心有灵犀一点通”。叶志坚《杂色雨》:“他似乎真的~,讲起麻衣来,

  • 犯而勿校

    见“犯而不校”。【词语犯而勿校】  成语:犯而勿校汉语大词典:犯而勿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