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激浊扬清”。《梁书.武帝纪上》:“公扬清抑浊,官方有序,多士聿兴。”见“扬清激浊”。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:“公~,官方有序,多士聿兴,《棫朴》流咏,是用锡公纳陛以登。”【词语扬清抑浊】 成语:扬清
《三国志.魏书.邴原传》南朝.宋.裴松之注引《邴原别传》:“原旧能饮酒,自行之后,八九年间,酒不向口。单步负笈,苦身持力,至陈留则师韩子助,颍川则宗陈仲弓,汝南则交范孟博,涿郡则亲卢子干。临别,师友以
依,依恋。比喻亲附于人的状态。为唐太宗对褚遂良的评语。褚遂良(596-658或659年),字登善,河南阳翟(dí狄)(今河南禹县)人。博通文史,精于书法。贞观年间曾任谏议大夫、中书令等职,曾赞助立晋王
同“檀公策”。宋陆游《悲歌行》:“檀公画计三十六,不如一篇《归去来》。”
唐杜甫《丹青引》诗:“须臾九重真龙出,一洗万古凡马空。”后因以“扫凡马”称人诗文警绝。宋张表臣《珊瑚钩诗话》卷二:“如今人称文字警绝,谓之‘扫凡马’,取杜甫‘一扫(洗)万古凡马空’也。”述宾 形容诗文
《诗经.周南.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”“桃之夭夭”,形容桃花繁茂鲜艳盛开的样子。“桃”与“逃”谐音,故世人以“逃之夭夭”作诙谐语,意谓逃走得无影无踪。清.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这么一
同“钟期听”。明吴应箕《哭陈元静》诗:“嵇弹应已绝,钟听若为孤。”
参见:遗民【词语柴桑令】 汉语大词典:柴桑令
《尚书.虞书.舜典》:“宾于四门,四门穆穆。”旧题汉.孔安国传:“四门,四方之门。舜流四凶族,四方诸侯来朝者,舜宾迎之,皆有美德,无凶人也。”帝舜时,四方诸侯来朝见,舜以宾客之礼迎接。后遂用为帝王招纳
《汉书.诸侯王表序》:“自幽、平之后,日以陵夷,至乎阸岖河 洛之间,分为二周,有逃责(债)之台,被窃?之言。”颜师古注:“服虔曰:‘周赧王负责,无以归之,主迫责急,乃逃于此台,后人因以名之。’刘德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