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蓼莪废讲

蓼莪废讲

《诗.小雅.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。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……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。”毛传:“民人劳苦,孝子不得终养尔。”郑玄笺:“恨不得终养父母,报其生长己之苦。”又《晋书.王裒传》:“〔裒〕痛父非命(父仪被司马昭杀害),未尝西向而坐,示不臣朝廷也……及读《诗》至‘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’,未尝不三复流涕,门人受业者并废《蓼莪》之篇。”后因以“《蓼莪》废讲”为孝子对亡故父母的悲痛哀思。宋陆游《生日子聿作五字诗为寿追怀先亲》诗:“负米养亲无复日,《蓼莪》废讲岂胜悲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晋书·王裒传》:“ (王) 裒(pou) 少立操尚,行己以礼,身长八尺四寸,容貌绝异,音声清亮,辞气雅正,博学多能,痛父非命,未尝西向而坐,示不臣朝廷也。于是隐居教授,三征七辟皆不就。……及读《诗》至‘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’,未尝不三复流涕,门人受业者并废《蓼莪》之篇。”《南史·顾欢传》:“母亡,(顾欢) 水浆不入口六七日,庐于墓次,遂隐不仕。于剡天台山开馆聚徒,受业者常近百人。欢早孤,读《诗》至‘哀哀父母’,辄执书恸泣,由是受学者废《蓼莪篇》,不复讲焉。”

【今译】 晋代王裒德操高尚,博学多能,对父母克尽孝道,后因父王仪被司马昭所杀而隐居教授,屡征不仕。他诵读《诗经》时,每当读到《蓼莪》一篇中“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”一段,总是痛哭不止。他的学生为免其哀痛,废去《蓼莪》一篇不讲(《蓼莪》篇为孝子追念父母之作)。南朝顾欢亦有类似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对亡故父母的追念伤悼。

【典形】 废蓼莪、蓼莪废讲、蓼莪俱废、洒泪蓼莪、生徒废蓼莪、王裒泣血、蓼莪泣数行、蓼莪开卷悲、王裒废蓼莪、废蓼莪诗。

【示例】

〔废蓼莪〕 宋·陈与义《题董宗禹园先志亭》:“我已废蓼莪,感兹泪河翻。”

〔蓼莪废讲〕 宋·陆游《生日子聿作五字诗为寿追怀先亲》:“负米养亲无复日,蓼莪废讲岂胜悲。”

〔洒泪蓼莪〕 明·高启《广陵孙孝子爱日堂》:“自惭不及君庆多,洒泪蓼莪空废诵。”

〔生徒废蓼莪〕 清·钱谦益《简侯研德并示记原》:“知君耻读王裒传,但使生徒废蓼莪。”

〔王裒泣血〕 清·顾炎武《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》之二:“弘演纳肝犹报主,王裒泣血倍思亲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坼中台

    源见“星坼中台”。谓显要、名人离世。唐杜甫《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》诗:“汉庭和异域,晋史坼中台。”

  • 琴高跨赤鱼

    同“琴高乘鲤”。明徐渭《琴高图》诗:“乍闻弄玉骑青凤,又见琴高跨赤鱼。”

  • 龟回印转

    源见“龟顾”。谓升官晋爵。北周庾信《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铭》:“位参上将,荣兼本选,蛇盘绶结,龟回印转。”

  • 凤婿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美称女婿。明汤显祖《牡丹亭.急难》:“平白地凤婿过门,好似半青天鹊影成桥。”【词语凤婿】   汉语大词典:凤婿

  • 珍爱者必非常物

    珍爱:珍惜喜爱。 意谓令人宝爱的一定不是寻常的事物。语出唐.韩愈《答刘正夫书》:“足下家中百物,皆赖而用也,然其所珍爱者必非常物。夫君子之于文,岂异于是乎?”清.刘大櫆《论文偶记》:“文贵奇,所谓珍

  • 木受绳则直

    绳: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。 一块木料在墨线规范下就能变直。 比喻人经过学习就会提高认识。语出《荀子.劝学》:“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。”唐.吴兢《贞观政要.求谏》:“夫帝王之德,莫盛于纳谏。故曰:木

  • 望洋而叹

    同“望洋兴叹”。清 秦笃辉《平书.文艺下》:“予视杨用脩、顾亭林、阎百诗、毛西河、朱竹垞五先生之渊博,望洋而叹。”【词语望洋而叹】  成语:望洋而叹汉语大词典:望洋而叹

  • 五石惠生瓢

    同“魏王瓠”。明吴应箕《除日》诗之一:“岂有千金咸市字,犹馀五石惠生瓢。”

  • 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

    寸草心:谓子女的心力细微如小草。三春晖:谓慈母的恩情温暖如春天的阳光。三春,泛指春天。春季有三个月,农历正月称孟春,二月称仲春,三月称季春。 谁说子女一颗像小草般的拳拳之心,能够报答得了慈母像阳光般

  •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

    南朝.宋.谢灵运《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序》:“建安末,余时在邺宫,朝游夕宴,究欢愉之极。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,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。”“良辰美景赏心乐事”后人称之为“四美”或“四并”,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