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行不由径

行不由径

礼记.曲礼上》:“送丧不由径。”郑玄注:“径……邪路也。”《论语.雍也》:“子游为武城宰。子曰:‘女得人焉耳乎?’曰:‘有澹台灭明(字子羽)者,行不由径,非公事,未尝至于偃之室也。’”后因以“行不由径”喻为人正直或举止端方。《史记.伯夷列传》:“或择地而蹈之,时然后出言,行不由径,非公正不发愤,而遇祸灾者,不可胜数也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三三回:“〔安公子〕扔下筷子,把口里嚼的那口饽饽吐出桌子上,口也不及漱,站起来,就不慌不忙,斯斯文文,行不由径的走到上房来。”


主谓 由,经过。径,小路。这里引申为邪路。走路不抄小路。形容为人正直端方,行动光明正大。语出《论语·雍也》:“有澹台灭明者,行不由径,非公事,未尝至于偃之室也。”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或择地而蹈之,时然后出言,~,非公正不发愤,而遇祸灾者,不可胜数也。”也比喻办事为学不遵循正道。唐·刘知几《史通·断限》:“凡学者必先精此书,次览群籍,譬夫~,非所闻焉。”△多用于走正道方面。→道而不径行不逾方 光明正大 ↔邪门歪道


【词语行不由径】  成语:行不由径汉语词典:行不由径

猜你喜欢

  • 明月西沉

    唐代李延寿《北史.斛律光传》:“光字明月,马面彪身,神爽雄杰,少言笑,工骑射。”“周将韦孝宽惧光,乃作谣言,令间谍漏之于邺曰:‘百开飞上天,明月照长安。’……帝性怯,恐有变,令洪珍驰召祖珽告之。又恐追

  • 流行坎止

    《汉书.贾谊传》:“贾谊,?阳人也。谊以?飞入舍,乃为赋。其辞曰:‘寥廓忽荒,与道翱翔。乘流则逝,得坎则止;纵驱委命,不私与己。’”贾谊在《�鵩鸟赋》中说道:水流顺着地面流动,遇到地面低陷的地方就积存

  • 白马故人来

    源见“范张鸡黍”。借指为好友送葬。唐骆宾王《乐大夫挽词》之四:“一旦先朝菌,千秋掩夜台。青鸟新兆去,白马故人来。”

  • 青田翁

    同“青田鹤”。明陶宗仪《辍耕录.雕传》:“闻蓬莱之巅,有胎仙焉,胎仙名鹤,号青田翁。”【词语青田翁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田翁

  • 犀照牛渚

    《晋书.温峤传》:“〔温峤〕至牛渚矶,水深不可测,世云其下多怪物,峤遂毁犀角而照之。须臾,见水族覆火,奇形异状,或乘马车著赤衣者。峤其夜梦人谓己曰:‘与君幽明道别,何意相照也?’意甚恶之。峤先有齿疾,

  • 炊剑首

    源见“盲人骑瞎马”。形容极其危险。宋杨万里《过瘦牛岭》诗:“梦里长惊炊剑首,春前应许赋刀头。”【词语炊剑首】   汉语大词典:炊剑首

  • 蒲柳先衰

    同“蒲柳姿”。清袁枚《寄山东周燮堂抚军书》:“桑榆未晚,蒲柳先衰……尚剩几个晨星硕果,思之怃然。”

  • 鳌洲

    源见“龙伯钓鳌”。传说中海上仙山。亦借指东海。唐黄滔《秋色赋》:“上澄鹊汉以清浅,东莹鳌洲而渺弥。”唐皎然《杂兴》诗之二:“鹤驾何冥冥,鳌洲去浩浩。”【词语鳌洲】   汉语大词典:鳌洲

  • 九畹

    《楚辞》战国.屈原《离骚》:“余既滋兰之九畹兮,又树蕙之百亩。”东汉.王逸注:“十二亩曰畹,或曰田之长为畹也。”畹,十二亩。九畹,言地极多。屈原在《离骚》中有“滋兰九畹”之语,故后用为咏植兰之典。唐.

  • 姗姗其来

    见“姗姗来迟”。《海上花列传》3回:“孙素兰去后,周双珠方~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