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作不稂不莠。稂,莠,皆田间杂草。不稂不秀,原指田间无杂草,后则喻人不成材或没出息。《诗经》里有首诗说,发了芽,出了苞,皮儿坚,果实好。没有童梁,没有狗尾草。捉掉那螟虫和螣虫,蟊虫贼虫都除掉。别让它们
同“一分流水二分尘”。元钟嗣成《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.四时佳兴.春》曲:“叹芳辰,已三分,二分流水一分尘。”
《论语.述而》:“子曰:‘饭蔬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’”。晋.陶渊明《与子俨等疏》:“尝言五、六月中北窗下卧,遇凉风暂至,自谓是羲皇上人。”“曲肱北牖”用孔丘与陶
源见“拔葵去织”。借指廉洁奉公之节操。《后汉书.谢夷吾传》:“爰牧荆州,威行邦国。奉法作政,有周召之风;居俭履约,绍公仪之操。”【词语公仪之操】 成语:公仪之操汉语大词典:公仪之操
源见“椿年”。喻长寿。宋苏轼《戚氏》词:“尽倒琼壶酒,献金鼎药,固大椿年。”
《汉书.郊祀志下》:“公孙卿曰:‘仙人可见……且仙人好楼居。’于是上令长安则作飞廉、桂馆,甘泉则作益寿、延寿馆,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。”汉武帝十分迷信神仙之术,特为仙人下凡建楼,有桂馆、飞廉等。后遂用
同“安仁愁鬓”。宋赵长卿《满庭芳.元日》词:“念我功名冷落,又重是、一岁还新。惊心事,安仁华鬓,年少已逡巡。”
经国:治国。不朽之盛事:谓立言可以不朽。 文章是有助于治理国家的大业,是传之万世而不朽的盛事。 说明文章的价值。语出三国.魏文帝《典论.论文》:“盖文章经国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。年寿有时而尽,荣乐止
如江河奔流,千秋万世也不会被人遗忘。 形容某种事物有永恒存在的价值。语出唐.杜甫《戏为六绝句之二》:“王杨卢骆当时体,轻薄为文哂未休,尔曹身与名俱灭,不废江河万古流。”史炳《杜诗琐证》:“四子之文不
源见“嵇康七不堪”。指才能不称。叔夜,嵇康字。元段成己《幽怀用梦庵张丈韵》之一:“百年过眼半羁旅,十日逢人九叹嗟。叔夜不堪长抱病,冯驩何苦久无家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