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鹅群帖”。清李渔《闲情偶寄.器玩》:“凡遇名流,即索新句,视其地之宽窄,以为字之大小,或作鹅帖行书,或作蝇头小楷。”【词语鹅帖】 汉语大词典:鹅帖
《庄子.徐无鬼》:“郢人垩漫其鼻端,若蝇翼,使匠石斫之。匠石运斤成风,听而斫之,尽垩而鼻不伤,郢人立不失容。宋元君闻之,召匠石曰:‘尝试为寡人为之。’匠石曰:‘臣则尝能斫之。虽然,臣之质死久矣。自夫子
源见“三人一龙”。指杰出人物的首领。唐王勃《送白七序》:“当益友之龙头,处通侯之燕颔。”【词语龙头】 汉语大词典:龙头
鹿:与“禄”同音,原指“禄位”。此处专用比喻“帝位”。此典指蒯(kuǎi快上)通对刘邦说:秦朝败亡,天下英雄纷争,追求秦朝失去之帝位。后以此典比喻国乱无主,群雄争夺天下。蒯通,即蒯彻。秦、汉之际范阳(
同“野狐禅”。梁启超《新民说》九:“当晚明时,举国言心学,全学界皆野狐矣。”【词语野狐】 汉语大词典:野狐
源见“梁鸿赁庑”。指居贫赁屋而住,劳作而食的贤士。清孙默《舟泊富春》诗:“风尘孙楚难为客,杵臼梁鸿好著书。”
晚食:推迟吃饭时间。人感到饥饿,吃饭才香。安步:从容不迫地步行。 晚些吃饭,粗饭也和肉食一样可口;慢慢地步行,就同坐车一样舒适。 形容人淡泊自守,知足常乐。语出《战国策.齐策四》:“斶愿得归,晚食
同“孟光”。明高启《死亭湾》诗:“谁知孟德曜,元在尔东邻!”
源见“问津”。比喻认识人生道路。唐许敬宗《安德山池宴集》诗:“独叹高阳晚,归路不知津。”【词语知津】 汉语大词典:知津
《战国策.魏策四》:“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。”因以“伏尸流血”形容杀人众多。《汉书.主父偃传》:“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,故圣王重行之。”亦谓人死亡。《魏书.昭成子孙传》:“天文多变,占者云:‘当有逆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