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衣锦还乡

衣锦还乡

源见“衣绣夜行”。谓富贵后回故乡显示荣耀。《南史.柳庆远传》:“出为雍州刺史,加都督,帝饯于新亭,谓曰:‘卿衣锦还乡,朕无西顾忧矣。’”元 张国宾《薛仁贵》四折:“你孩儿三箭定了天山……今日衣锦还乡,探望父母来了。”


并列 穿着锦绣衣服回故乡,形容富贵后夸耀乡里。贾平凹《腊月·正月》:“他一生教了三十四年书,三年前退休,虽谈不上是~,却仍是踌躇满怀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得志后回归故里。→衣绣昼行白日衣绣 ↔无面目见江东父老。也作“衣锦故乡”、“衣锦过乡”、“衣锦荣归”。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人或说项王曰:‘关中阻山河四塞,地肥沃,可都以霸。’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,又心怀思欲东归,曰:‘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绣夜行,谁知之者!’”《汉书·项籍传》亦载,作“衣锦夜行”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夏侯玄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曰:“大将军与允书曰:‘镇北虽少事,而都典一方,念足下震华鼓,建朱节,历本州,此所谓著绣昼行也。’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张既传》:“以既为京兆尹,招怀流民,兴复县邑,百姓怀之。魏国既建,为尚书,出为雍州刺史。太祖谓既曰:‘还君本州,可谓衣绣昼行矣。’”《梁书·柳庆远传》:“四年,出为使持节,……宁蛮校尉、雍州刺史。高祖饯于新亭,谓曰:‘卿衣锦还乡,朕无西顾之忧矣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古人认为富贵显耀之后不归故乡,犹如穿着锦绣衣服在夜间行走,无人知晓;而富贵显耀回返故里或在本籍任官,则如穿着锦绣衣服在白日行走,可以耀祖光宗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富贵回乡,夸耀故里; 亦用以指回本籍任官。

【典形】 还家绣衣新、还乡昼锦、锦还、绣归、夜绣、夜绣行、衣锦、衣锦还、衣锦还乡、衣绣、昼锦、昼锦还乡、昼锦荣、昼绣、着绣昼行、衣昼锦、故乡归衣锦、锦绣夜行、锦衣行昼、昼锦游、衣锦归。

【示例】

〔还家绣衣新〕 明·高启《死亭湾》:“一旦谒帝阍,还家绣衣新。”

〔还乡昼锦〕 清·汪绎《项羽》:“英雄岂学书生算,也作还乡昼锦看。”

〔锦还〕 清·周亮工《送王将军还里暂迟湖上》:“一曲临江仙自好,锦还未必胜生还。”

〔绣归〕 明·袁宏道《将抵家园作》之二:“郭西原上草,曾是绣归看。”

〔夜绣〕 明·袁宏道《悲哉行》:“古人悲夜绣,今我亦似之。”

〔夜绣行〕 清·赵翼《朝衣》:“出游未共春衣典,起早翻如夜绣行。”

〔衣锦〕 北周·庾信《周柱国纥干弘神道碑》:“龙种复归,还寻白沙之路。公此衣锦,乡里荣之。”

〔衣锦还乡〕 元·王伯成《李太白贬夜郎》:“行过长安市上去,便是臣衣锦还乡去。”

〔衣绣〕 清·王摅《别宪尹侄》:“我自歌鱼羞作客,君胡衣绣不还乡。”

〔昼锦〕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但愿你封侯游昼锦,不妨我啼鸟落花初。”

〔昼锦还乡〕 唐·王维《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》:“游宦三年,愿以君羹遗母; 不居一国,欲其昼锦还乡。”

〔昼锦荣〕 唐·刘禹锡《赠致仕滕庶子先辈》:“朝服归来昼锦荣, 登科记上更无名。”

〔昼绣〕 宋·陆游《遣兴》:“早知昼绣能为祟,翁子终身合负薪。”

〔着绣昼行〕 宋·陈师道《赠郑户部》:“着绣昼行真细事,下车磬折得深衷。”


【词语衣锦还乡】  成语:衣锦还乡汉语词典:衣锦还乡

猜你喜欢

  • 虽无老成人,尚有典刑

    老成人:年高有德之人。典刑:旧法常规。刑,通“型”。 虽然身边没有年高德劭之人,但还有成法可以依傍。语出《诗.大雅.荡》:“虽无老成人,尚有典刑。曾是莫听,大命以倾。”《后汉书.孔融传》:“与蔡邕素

  • 盐梅舟楫

    源见“盐梅和鼎”、“傅说霖”。盐和梅调和,舟和楫配合,喻指辅佐的贤臣。元 柯丹丘《荆钗记.春科》:“际风云,盐梅舟楫,一德务臣君。”并列 咸与酸调和,舟与楫配合。比喻辅佐的贤臣。元·柯丹邱《荆钗记·春

  • 千日醒

    源见“千日酒”。形容美酒浓烈,饮之久醉不醒。唐鲍溶《范真传侍御累有寄因奉酬》诗之五:“闻道中山酒,一杯千日醒。黄莺似传语,劝酒太叮咛。”

  • 朝梁暮晋

    源见“长乐老”。喻反复无常,没有节操。元刘因有《冯道》诗讽之曰:“亡国降臣固位难,痴顽老子几朝官。朝梁暮晋浑闲事,更舍残骸与契丹。”清梁清标《王铁枪》诗:“朝梁暮晋者谁子,段凝之辈真如蚁。”并列 ①比

  • 宝马香车

    骏马与美车,是富贵人家出行的排场。唐代沈佺期《上巳日袚褉渭滨应制》诗:“宝马香车清渭滨,红桃碧柳褉堂春。”褉( ㄒㄧˋ xì 系):古人消除不祥之祭,常在春秋二季于水滨举行。见“香车宝马”。元·王

  • 官怠于宦成

    做官的人往往开始谨慎,后来怠惰,至于失职。《邓析子.转辞》:“患生于官成,病始于少瘳。”少瘳:病稍愈。汉代刘向《说苑.敬慎》:“曾子曰:……官怠于宦成,病加于少愈,祸生于懈惰,孝衰于妻子。察此四者,慎

  • 李代桃僵

    《乐府诗集.相和歌辞三》:“桃在露井上,李树在桃旁,虫来啮桃根,李树代桃僵。树木身相代,兄弟还相忘。”后以“李代桃僵”喻弟兄能同甘苦。清黄遵宪《感事》诗:“芝焚蕙叹嗟僚友,李代桃僵泣弟兄。”亦指以此代

  • 三禾在殿

    《后汉书.蔡茂传》:“茂初在广汉,梦坐大殿,极上有三穗禾,茂跳取之,得其中穗,辄复失之。以问主簿郭贺,贺离席庆曰:‘大殿者,宫府之形象也。极而有禾,人臣之上禄也。取其中穗,是中台之位也。于字禾失为秩,

  • 任公

    同“任公子”。唐李白《大鹏赋》:“任公见之而罢钓,有穷不敢以弯弧。”【词语任公】   汉语大词典:任公

  • 邺架

    源见“邺侯书”。指藏书处。清赵翼《哭汪文端师》诗:“邺架签论万,曹仓卷累千。”【词语邺架】   汉语大词典:邺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