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西颦东效

西颦东效

源见“东施效颦”。比喻以丑陋学美好而愈显其丑。清无名氏《少年登场》:“西颦东效,没来由把国民价值扫地尽了。”


见“东施效颦”。清·无名氏《少年登场》:“~,没来由把国民价值扫地尽了。”


【词语西颦东效】  成语:西颦东效汉语词典:西颦东效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作之合

    《诗.大雅.大明》:“文王初载,天作之合。”毛传:“合,配也。”意谓文王之妻太姒,乃天为之配合。后世遂以“天作之合”为缔结婚姻的贺辞。偏正 合,配合。天意撮合成的婚姻。语出《诗经·大雅·大明》:“文王

  • 西第颂

    《后汉书.马融传》:“初,融惩于邓氏(马融曾因讽谏遭执政者邓太后禁锢,遂成惊弓之鸟),不敢复违忤执家,遂为梁冀草奏李固,又作大将军《西第颂》,以此颇为正直所羞。”东汉外戚大将军梁冀,曾筑别第于城西,收

  • 万里扶摇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扶摇直上。喻仕途得意。清杨恩寿《新水令.湘江送别图送王夔石中丞师晋督滇黔》套曲:“不辜负三春雨露,才算得万里扶摇。”

  • 老骥

    源见“老骥伏枥”。年老的骏马。多喻年老而壮志犹存之士。宋欧阳修《送张生》诗:“老骥骨奇心尚壮,青松岁久色逾新。”【词语老骥】   汉语大词典:老骥

  • 熊罴兆

    源见“非熊兆”。指明主将得贤臣的预兆。唐元稹《奉和权相公诗十四韵》:“去速熊罴兆,来驰虎豹夫。”【词语熊罴兆】   汉语大词典:熊罴兆

  • 蚳鼃谏

    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:“孟子谓蚳(chí)鼃(wā,同蛙)曰:‘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(管监狱的官),似也(似乎是有道理的),为其可以言(可以向君主提意见)也。今既数月矣,未可以言与?’蚳鼃谏于王而不用,致

  • 攀桂

    汉 淮南小山《招隐士》:“攀援桂枝兮聊淹留。”后以“攀桂”为留友或送别之典。唐皎然《裴端公使君清席赋得青桂歌送徐长史》:“昔年攀桂为留人,今朝攀桂送归客。秋风桃李摇落尽,为君青青伴松柏。”同“攀丹桂”

  • 不打不成相与

    见〔不打不成相识〕。见“不打不相识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10回:“‘我的菩萨! 没把我唬煞了! 这如今可好咧!’姑娘道:‘告诉你老人罢,这就叫作~。’”【词语不打不成相与】  成语:不打不成相与

  • 木奴

    源见“千头木奴”。指柑橘树。宋陈师道《和苏公洞庭春色》:“洞庭千木奴,寸丝不挂手。”亦指柑橘的果实。唐元稹《酬乐天东南行》诗:“绿粽新菱实,金丸小木奴。”柑桔树在古代称为 “木奴”。为什么有此叫法呢?

  • 荀氏风流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荀彧传》:“荀彧字文若,颍川颍阴人也。祖父淑,字季和,朗陵令。当汉顺、桓之间,知名当世。有子八人,号曰八龙。彧父绲,济南相。叔父爽,司空。彧年少时,南阳河颙异之,曰:‘王佐才也。’”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