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许由遁

猜你喜欢

  • 钟繇笔

    《晋书.卫瓘传》附《卫恒传》:卫恒《四体书势》:“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,俱学之于刘德升,而钟氏小异,然亦各有巧,今大行于世云。”三国魏.钟繇为著名书法家,善长行书草书,与胡昭齐名,当时有“胡肥钟瘦”

  • 避风台

    《三辅黄图》引《三辅旧事》:“飞燕使佽飞之,士以金锁缆云舟于波上,每轻风时至,飞燕殆欲随风入水。帝以翠缕结飞燕之裾,常恐曰:妾微贱何复得预缨结之游,今太液池尚有避风台。即飞燕结裾之处。”传说汉成帝同赵

  • 余明

    剩余的亮光。《战国策.秦策二》:“夫江上之处女,有家贫无烛者,处女相与语,欲去之。家贫无烛者将去矣,谓处女曰:‘妾以无烛故,常先至扫室布席,何爱于余明之照四壁者?幸以赐妾,何妨于处女?妾自以有益于处女

  • 鹤鸡殊羽翼

    源见“鹤立鸡群”。比喻高下分明。唐黄滔《出京别崔学士》诗:“不道鹤鸡殊羽翼,许依龙虎借风云。”

  • 为霖雨

    源见“傅说霖”。喻贤臣辅君治国,为民造福。唐周朴《客州赁居寄萧郎中》诗:“眼看白笔为霖雨,肯使红鳞便曝腮。”

  • 取法乎上,仅得乎中

    唐太宗《帝范》卷四:“取法于上,仅得为中;取法于中,故为其下。”后以“取法乎上,仅得乎中”谓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。清李渔《凰求凤.筹婚》:“古语说得好,取法乎上,仅得乎中,要选第一等的才郎,到其间只好得

  • 拜路尘

    同“拜车尘”。金元好问《论诗》诗之六:“高情千古《闲居赋》,争信安仁拜路尘?”【词语拜路尘】   汉语大词典:拜路尘

  • 穅秕

    穅:同“糠”,谷皮。秕:瘪谷,即中空不饱满的谷粒。喻微末无用的人或物。《晋书.孙绰传》:“绰性通率,好讥调。尝与习凿齿共行,绰在前,顾谓凿齿曰:‘沙之汰之,瓦石在后。’凿齿曰:‘簸之飏之,糠秕在前。”

  • 仁寿镜

    晋.陆机《与弟云书》:“仁寿殿前,有大方铜镜,高五尺馀,广三尺二寸,立着庭中,向之便写人形体了了,亦怪也。”(据《太平御览》卷七一七引)三国时,魏仁寿殿中有大铜镜,称仁寿镜,当时视为新奇的宝物。后用为

  • 涤瑕荡秽

    除去污秽恶丑。东汉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于是百姓涤瑕荡秽,而镜至清。”并列 比喻清除不正之风和陈旧恶习。汉·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于是百姓~,而镜至清。”△多用于对腐败现象的态度。←→藏污纳垢 藏垢纳污。也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