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躯不赀

躯不赀

躯:身体,指生命。不赀(zī资):不可计算估量。躯不赀:即“不赀之躯”的倒文,意为十分宝贵的生命。语出自《汉书·盖宽饶传》。西汉大臣盖宽饶在汉宣帝朝任司隶校尉(负责监察举报首都长安及附近地区各级官吏的官)。他为人刚强耿直,志节很高尚,一心奉公执法。他家境贫寒,每月俸禄几千钱,常拿出一半送给敢于揭发官吏恶行,为自己当耳目的官吏和百姓。他身为高官,儿子却步行到北方边境去守边服役,就是这样公正廉洁。但盖宽饶却生性峻峭刻薄,喜欢陷害别人,搞得朝廷里人人都怨恨他。太子庶子(太子属官)王生赞赏盖宽饶的志节,但却否定他这种树敌过多的做法。王生写信劝他说:“您这种做法不是用来树立名声、保全生命的方法。用自己宝贵无比的生命去冒风险,这是我为您感到痛心的。君子正立直行,但在遭遇时变时,暂时纡曲回避一下,本来的志向也不会屈服的。《诗经·大雅》说:‘明哲保身,’就是这个意思。我这些话,请您考虑,决定吧!”但是盖宽饶没有采纳。最后盖宽饶因遭诬陷而被迫自杀,人们没有不悲怜他的。后以“躯不赀”为典,言生命至为宝贵,劝人多加珍重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77《盖宽饶传》3245、3246、3248页:“宽饶为人刚直高节,志在奉公。家贫,奉钱月数千,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。身为司隶,子常步行自戍北边,公廉如此。然深刻喜陷害人,在位及贵戚人与为怨。”“太子庶子王生高宽饶节,而非其如此,予书曰:‘……非所以扬令名全寿命者也。……用不訾之躯,临不测之险,窃为君痛之。夫君子直而不挺,曲而不诎(通“屈”)。《大雅》云: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。狂夫之言,圣人择焉。唯裁省览。’宽饶不纳其言。”“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,众莫不怜之”。

【例句】:

唐·韩愈《寄崔二十六立之》:“况又婴疹疾,宁保躯不赀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其亡也忽焉

    见〔桀纣罪人,其亡也忽焉〕。

  • 蜀犬惊日

    同“蜀犬吠日”。宋王令《上聱隅先生》诗:“蜀犬争惊日,邹人不识麟。”

  • 弹冠贡

    源见“弹冠相庆”。指为出仕而得意洋洋的人。清 叶承宗《新水令.旅觉述怀》套曲:“阁门负却荐贤弘,风尘笑煞弹冠贡。”

  • 渭水熊罴

    同“渭川熊”。明朱鼎《玉镜台记.击帻》:“蛟龙池上欲飞腾,渭水熊罴方骋。”【词语渭水熊罴】   汉语大词典:渭水熊罴

  • 胸有竹

    同“胸有成竹”。清赵翼《编校文瑞师集感赋》:“与可画先胸有竹,庖丁解在目无牛。”

  • 置蒭

    源见“生刍致祭”。指致送吊丧礼物。宋黄彻《䂬溪诗话》卷九:“牛斗气沉龙已化,置蒭人去榻犹悬。”【词语置蒭】   汉语大词典:置蒭

  • 穹苍

    即天。因象圆拱屋顶,中央高,周围下垂的形状,其色苍苍,故曰“穹苍”,或称“苍穹”。《诗.大雅.桑柔》:“靡有旅力,以念穹苍。”【词语穹苍】   汉语大词典:穹苍

  • 沾寒具

    源见“桓玄寒具油”。谓沾上食物的油污。形容观赏书画,小心珍爱。清唐孙华《和同年狄向涛太史园居》:“书画任摩挲,但勿沾寒具。”

  • 行不踰方

    行为不跨越轨道,指行为端正。《后汉书.班彪传》:“班彪以通儒上才,倾侧危乱之间,行不踰方。”【词语行不踰方】  成语:行不踰方汉语大词典:行不踰方

  • 莫愁有愁时

    源见“莫愁”。借以抒发爱情失意之情。唐李商隐《莫愁》诗:“雪中梅下与谁期?梅雪相兼一万枝。若是石城无艇子,莫愁还自有愁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