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车笠盟

车笠盟

初学记》卷十八引晋.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越俗性率朴,初与人交有礼,封土坛,祭以犬鸡,祝曰:‘卿虽乘车我戴笠,后日相逢下车揖。我步行,卿乘马,后日相逢卿当下。’”

乘车,乘马;戴笠,步行;一富贵,一贫贱,然而富贵者不忘故旧,仍以友相待。后因称友谊笃重,不因贫贱富贵而有所改变为“车笠盟”。

清.宣鼎《夜雨秋灯录.麻风女邱丽玉》:“叟愕然,曰:仆与渠(他),原无车笠盟,不过曾觌(音dí,相见)面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初学记》卷十八引晋·周处《风土记》曰:“越俗性率朴,初与人交有礼,封土坛,祭以犬鸡,祝曰:‘卿虽乘车我戴笠,后日相逢下车揖。我步行,卿乘马,后日相逢君当下。’”《太平御览》卷四○六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古时越地民风淳朴,人们初次交往,即设坛祭祀,祝愿说:“你虽然坐车我戴斗笠,日后相逢也要下车行礼。我步行而你骑马,日后相见也该下马叙旧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交谊深挚,不因身分贵贱的改变而变化。

【典形】 车笠、车笠盟、戴笠乘马、下车揖、戴笠羡乘车、下车相揖。

【示例】

〔车笠〕 宋·陈师道《寄张文潜舍人》:“车笠吾何恨,飞腾子莫量。”

〔车笠盟〕 清·陈梦雷《赠秘书觉道弘》:“旧忝簪裾侣,新联车笠盟。”

〔戴笠乘马〕 唐·骆宾王《上齐州张司马启》:“志合风云,戴笠均乎乘马;情谐道术,忘筌贵乎得鱼。”

〔下车揖〕 宋·陈与义《杂书示陈国佐》之四:“时逢下车揖,慰我两眼青。”


【词语车笠盟】   汉语词典:车笠盟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逆不道

    罪恶重大。《汉书.杨恽传》:“不竭忠爱,尽臣子义。而妄怨望称引,为妖恶言,大逆不道请逮捕治。”亦作“大逆无道”。《史记.高祖本纪》:“汉王数项王曰:‘夫为人臣而弑其主,杀已降,为政不平,主约不信。天下

  • 乘鸾

    南朝.梁.萧统编《文选》卷三一江淹《班婕妤诗.咏扇》:“纨扇如圆月,出自机中素。(原注:班婕妤怨诗曰:“新制齐纨素,鲜洁如霜雪。裁为合欢扇,团团似明月。”)画作秦王女,乘鸾向烟雾(原注:《列仙传》曰:

  • 梅真

    同“梅子真”。唐方干《寄台州孙从事百篇》诗:“梅真入仕提雄笔,阮瑀从军着彩衣。”【词语梅真】   汉语大词典:梅真

  • 肤如凝脂

    皮肤像凝结的脂膏一样。 形容皮肤白嫩。语出《诗,卫风.硕人》:“领如蝤蛴,肤如凝脂。”元.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卷二八引《?梅花文》:“形若槁木,稜稜山泽之臞;肤如凝脂,凛凛雪霜之操。”《老残游记续集

  • 伊于胡厎

    《诗经.小雅.小旻》:“我视谋犹,伊(首助词,无义。)于胡底(厎:音zhǐ后亦写作“底”)。”郑玄笺:“于往底,至也。我视今君臣之谋道往行之,将何所至乎?言必至于乱。”伊于胡底意思是到什么地步为止。(

  • 任钓

    同“任公钓东海”。明汤显祖《牡丹亭.道觋》:“怕了他暗地虎布射辽丸,则守着寒水鱼钧巧任钓。”清钱谦益《岁暮杂怀》诗之五:“侯鲭染指渐调鼎,任钓惊心笑曲钩。”

  • 鸡声茅店月,人迹板桥霜

    茅店:茅草盖成的客店。 意谓寄宿于茅店的旅客一听鸡叫就趁着月光上路,及至走到带霜的板桥上,看见上面的足迹,知道还有更早的行人。 形容旅客早行所见景色。语出唐.温庭筠《商山早行》:“晨起动征铎,客行

  • 金门籍

    同“金闺籍”。唐张九龄《登荆州城楼》诗:“自罢金门籍,来参竹使符。”唐韦蟾《和柯古穷居苦日喜雨》:“几怀朱邸绶,颇旷金门籍。”

  • 城门火

    源见“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”。指殃及无辜的祸端。宋洪炎《庚戌岁六月四日至洪城怅然伤怀》诗:“人言城门火,鱼祸自靡遗。”

  • 红纱笼孟

    五代蜀人徐延璚的故事。宋代张唐英《蜀梼杌》载:孟知祥至蜀时,“馆于徐延璚之第。延璚即衍之舅,衍尝幸其第,悦其华丽,于壁上书孟字以戏之,盖蜀中以孟为不任故也。延璚以红纱笼之。知祥见而叹曰:‘疏狂霸竖亦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