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辞不达义

辞不达义

仪礼.聘礼》:“辞多则史,少则不达,辞苟足以达,义之至也。”后以“辞不达义”指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。清 顾张思《土风录》卷十二:“语言糊涂曰辞不达义。”


主谓 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。语出《仪礼·聘礼》:“辞多则史,少则不达,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。”清·顾张思《土风录》卷12:“语言糊涂曰~。”△用于文章。


【词语辞不达义】  成语:辞不达义汉语词典:辞不达义

猜你喜欢

  • 撤帘

    《旧唐书.高宗纪》:“自诛上官仪后,上每视朝,天后垂帘于御座后,政事大小,皆预闻之,内外称为二圣。”后来亦称皇帝年幼,太后执政曰垂帘,而称归政曰撤帘。宋.王明清《挥麈后录》一:“元祐八年九月三日,崇庆

  • 风禾尽起

    源见“复风之报”。谓顺应天心,得到天助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.武昌起义清方档案》:“如必不得已,则请去监国之号,仍以醇亲王暂行摄政,以示贬损,如诸臣带罪图功之例。衮衣东归,风禾尽起。此上策也。

  • 琴亡剑化

    源见“人琴俱亡”、“丰城剑气”。指友人亡故。明张煌言《祭平夷侯周九苞文》:“於乎!天荒地老,达人每等视于电光;琴亡剑化,哲士或寄慨于星芒。”

  • 吐哺握发

    汉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三:“成王封伯禽(周公旦之子)于鲁,周公诫之曰:‘……吾于天下,亦不轻矣,然一沐三握发,一饭三吐哺(指吃饭时吐出口中的食物,沐浴时握发而出,用以形容礼贤下士,热心接待来客),犹恐失

  • 痴顽老子

    《新五代史.杂传.冯道》:“契丹灭晋,道又事契丹,朝耶律德光于京师。……德光诮之曰:‘尔是何等老子?’对曰:‘无才无德痴顽老子。’”五代.冯道的自称。因其以愚痴顽钝老迈自居,故称。后多指痴呆顽固的老人

  • 驭朽

    同“朽索驭马”。《陈书.世祖纪论》:“及国祸奄臻,入承宝祚,兢兢业业,其若驭朽。”【词语驭朽】   汉语大词典:驭朽

  • 不利市

    意思是运气不好,不顺利,不吉利。宋代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三:“夏侯孜相国未偶,伶俜风尘,蹇驴无故坠井。每及朝士之门,舍逆旅之馆,多有龃龉。时人号曰‘不利市秀才’。”龃龉:上下齿不相配合,比喻意见不合。

  • 诛共吺

    《尚书.虞书.舜典》:“流共工于幽州,放欢吺于崇山。”“吺”为古“兜”字。“共吺”指传说中的共工和欢兜。舜继位后诛杀了四凶之二的共,吺。后以“诛共吺”为锄掉奸恶之典。唐.韩愈《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

  • 尸素之禄

    源见“尸位素餐”。指无功而受之俸禄。林纾《答某公书》:“岂忍割弃可恋之日,冒沾尸素之禄,以遽远老母?”

  • 绝长继短

    见“绝长补短”。《墨子·非命上》:“古者汤封于毫,~。”【词语绝长继短】  成语:绝长继短汉语大词典:绝长继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