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

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

远方的人还不归服,便修治仁义礼乐的政教招徕他们。 古代儒家强调用“文德”招徕远人,而不诉诸武力。语出《论语.季氏》:“故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。既来之,则安之。”北魏.高闾《请筑长城表》:“臣闻为国之道,其要有五:一曰文德,二曰武功,三曰法度,四曰防固,五曰刑赏。故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;荒狡放命,是播武功以威之;民未知战,则制法度以齐之;暴敌轻侵,则设防固以御之;临事制胜,则明刑赏以劝之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庐山真面

    同“庐山面目”。清杨伦《〈杜诗镜铨〉序》:“今之杜诗,汩于谬解,多有诗义本明,因解而晦,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,自非摧陷廓清,不见庐山真面。”见“庐山真面目”。清·杨伦《〈杜诗镜铨〉序》:“今之杜

  • 鹦鹉才高

    源见“文不加点”。谓富于文才。唐 纪唐夫《送温庭筠尉方城》诗:“凤凰诏下虽沾命,鹦鹉才高却累身。”

  • 黄莺别主

    唐 孟启《本事诗.情感》载:唐诗人戎昱,与一官妓情属甚厚。时韩滉欲召妓置籍中,昱不敢留,作歌词赠之,使妓在筵席上歌之。其词曰:“好去春风湖上亭,柳条藤蔓系离情。黄莺久住浑相识,欲别频啼四五声。”滉听后

  • 陶学士醉写风光好

    宋代洪遂《侍儿小名录》:“国初,朝廷遣陶谷使江南,以假书为名,实使觇之。丞相李献以书抵韩熙载曰:‘五柳公骄甚,其善待之。’谷至,则果如李所言。熙载谓所亲曰:‘陶秀实非端介者,其守可隳,当使诸君一笑。’

  • 伯乐相马

    伯乐,古代传说中善于相马的人。伯乐相马,比喻善于发现人才。战国后期,春申君黄歇任楚国相时,一个叫作汗明的策士,前来求见。等了三个月,春申君才见了他。一席话,春申君十分高兴,下令将其正式列入宾客名单,五

  • 孟尝泪

    源见“雍门泣”。指感伤沦落之悲。宋苏轼《戴道士得四字代作》诗:“共吊桓魋宫,一洒孟尝泪。”

  • 龙颜凤姿

    源见“隆准”。指帝王之相。凤,借喻帝王。唐韩偓《迷楼记》:“陛下享天下之富贵,圣貌轩逸,龙颜凤姿,而不自爱重。”并列 颜,脸。姿,容貌。比喻帝王的容貌。唐·韩偓《迷楼记》:“陛下享天下之富贵,圣貌轩逸

  • 强不凌弱,众不暴寡

    凌:欺凌。暴:侵犯。 强大的不欺侮弱小的,多数人不压制少数人。 形容社会风气好。语出《管子.明法》:“秦主法,治境内,使强不凌弱,众不暴寡。”《韩非子.奸劫弑臣》:“故其治国也,正明法,陈严刑,将

  • 庀具见贫

    《左传.襄公五年》:“季文子卒。大夫入敛,公在位。宰庀(音bǐ,具备)家器为葬备,无衣帛之妾,无食粟之马,无藏金玉,无重器备。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。相三君矣,而无私积,可不谓忠乎?”晋.杜预注

  • 束蕴请火

    见“束缊请火”。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7:“即~于亡肉家。”【词语束蕴请火】  成语:束蕴请火汉语大词典:束蕴请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