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远山眉

远山眉

晋.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(卓)文君姣好,眉色如望远山,脸际常若芙蓉,肌肤柔滑如脂。十七而寡,为人放诞风流,故悦长卿(司马相如)之才而越礼焉。”

汉卓文君貌美,双眉如远山隐隐。后遂以“远山眉”描写女子秀丽的眉毛,也指美女。

唐.杜牧《少年行》:“豪持出塞节,答别远山眉。”五代宋初徐铉《梦游三首》之三:“南国佳人字玉儿,芙蓉双脸远山眉。”


【典源】 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 卷二:“(卓) 文君姣好,眉色如望远山,脸际常若芙蓉,肌肤柔滑如脂。”

【今译】 汉代卓文君容貌娇美,双眉似远山隐隐,面容有如芙蓉,肌肤柔滑像白脂一样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女子的秀眉;也用以借指美女。

【典形】 春山、春山两叶、淡淡春山、蛾眉远山、连山眉、茂陵眉、眉翠秋山远、眉山、眉耸春山、山横眉黛、山眉、文君远山、遥山眉、遥山羞黛、远山、远山眉、远岫眉、文君蹙远山、长眉似远山、眉黛远山、眉学春山、眉抹远山、看山忆眉、春山眉黛、远山眉黛、两山横黛、小山眉黛、眉绕山、远山黛、远山学。

【示例】

〔春山〕 明·汤显祖《紫箫记》:“印春山半晕新眉,破朝花一条轻翠。”

〔春山两叶〕 金·元好问 《乔牌儿》:“春山两叶愁眉纵,断肠诗和泪封。”

〔淡淡春山〕 宋·阮阅 《眼儿媚》:“也应似旧,盈盈秋水,淡淡春山。”〔蛾眉远山〕 元·刘燕哥《太常引·饯刘参议归山东》:“今古别离难。兀谁画蛾眉远山。”

〔连山眉〕 唐·温庭筠《醉歌》:“临邛美人连山眉,低抱琵琶含怨思。”

〔茂陵眉〕 唐·杜牧《题桐叶》:“江畔秋光蟾阁镜,槛前山翠茂陵眉。”

〔眉山〕 宋·王观《庆清朝慢·踏青》:“东风巧,尽收翠绿,吹上眉山。”

〔眉耸春山〕 元·无名氏 《喜春来》:“眼横秋水双波溜,眉耸春山八字愁。”

〔山横眉黛〕 元·袁华《水调歌头·宴顾仲瑛》:“山横眉黛浅,云拥髻鬟愁,天香笑携满袖,曾向广寒游。”

〔山眉〕 宋·张枢《壶中天·月夕登绘幅堂》:“露脚飞凉,山眉锁暝,玉宇冰奁满。”

〔文君远山〕 宋·范成大《次韵陈季陵寺丞》:“宝玩何曾捄枵腹,但爱文君远山蹙。”

〔遥山眉〕 宋·吴文英《声声慢·饯魏绣史泊吴江》:“泪雨横波,遥山眉上新愁。行人倚栏心事,问谁知,只有沙鸥。”

〔遥山羞黛〕 宋·吴文英 《莺啼序》:“长波妒眄,遥山羞黛,渔灯分影春江宿。”

〔远山〕 宋·黄庭坚《阮郎归·效福唐》:“别郎容易见时难,有人愁远山。”

〔远山眉〕 唐·杜牧《少年行》:“豪持出塞节,笑别远山眉。”

〔远岫眉〕 宋·黄庭坚《南歌子·东坡过楚州》:“秋浦横波眼,春窗远岫眉。”


【词语远山眉】   汉语词典:远山眉

猜你喜欢

  • 甘雨随

    同“甘雨随车”。清薛时雨《题吴仲山督部望三益斋诗稿即送赴川督任》诗:“八闽两浙困兵燹,轺车一到甘雨随。”

  • 雨垫巾

    同“角巾折”。宋陆游《射的山观海》诗:“射的山前雨垫巾,篱边初见一枝新。”

  • 风马牛不相及

    或省作“风马牛”。风,指动物间牡牝相诱。风马牛不相及,是说马、牛是两种不同的动物,即使放任他们相诱,也不能达到交配的目的。比喻双方没有任何利害冲突关系。公元前656年,中原霸主齐桓公率领八国之师南下伐

  • 汲黯匡君

    同“汲黯直言”。唐杜甫《奉寄高常侍》诗:“汲黯匡君切,廉颇出将频。”

  • 宣室恩

    源见“宣室召”。指君王对臣子的特殊恩遇。唐 褚秀《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》:“宣室恩尝异,金华礼更崇。”

  • 铲草除根

    《左传.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,如农夫之务去草焉,芟夷蕰崇之,绝其本根,勿使能殖。”后以“铲草除根”谓彻底去除祸根,不留后患。明陶宗仪《辍耕录.连枝秀》:“半世连枝带叶,算从前,历尽虚花,一朝铲

  • 象服是宜

    象服:古代王后和诸侯夫人以绘图为饰的服装。是:代词,表示确指,把宾语提到动词之前。宜:合适。 穿上象服很合适。 古代赞美后夫人的高贵身份。语出《诗.鄘风.君子偕老》:“君子偕老,副笄六珈。委委佗佗

  • 温室树

    《汉书.孔光传》:“孔光字子夏,孔子十四世之孙也。……有诏光周密谨慎,未尝有过。……沐日(休沐之日,即假日)归休。兄弟妻子燕语(闲谈),终不及朝省政事。或问光:‘温室(汉时长乐宫中有温室殿,为汉武帝时

  • 抽簪

    《文选》卷二十一晋.张景阳(协)《咏史》:“抽簪解朝衣,散发归海隅。”唐.李善注:“钟会《遗荣赋》曰:‘散发抽簪,永绝一丘。’《仓颉篇》曰:‘簪,笄也,所以持冠也。’”古代官员用簪(冠笄)连冠于发;故

  • 李氏诛

    《新唐书.高宗纪》:“永徽六年,立宸妃武氏为皇后。显庆元年,废皇太子忠为梁王,立代王弘为皇太子。五年,废梁王忠为庶人。麟德元年,杀庶人忠。上元二年,天后杀皇太子,立雍王贤为皇太子。永隆元年,废皇太子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