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剪发待宾”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家门始末》:“湛夫人剪发延宾,范孝廉荐贤为国。”
求仁而得到了仁,又有什么怨恨呢? 表示要求得到满足,终于如愿以偿。一般用于追求人格、道德范畴的完善,虽付出沉重代价也不怨悔的场合。语出《论语.述而》:“‘伯夷、叔齐何人也?’曰:‘古之贤人也。’曰:
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“居然有万里之势”刘孝标注引《续晋阳秋》:“太傅谢安赏宏(袁宏)机捷辩速,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,乃祖之于冶亭,时贤皆集。安欲卒迫试之,执手将别,顾左右,取一扇而赠之。宏应声曰:‘辄当奉
参见:十二峰【词语巫山十二峰】 汉语大词典:巫山十二峰
《庄子.达生》:“其(委蛇)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,则捧首而立。”晋陶潜《搜神后记》卷五:“永和中,义兴人姓周,出都,乘马,从二人行。未至村,日暮。道边有一新草小屋,一女子出门,年可十六七,姿容端正,衣服
同“齐门操瑟”。清孙旸《甲寅四月宋蓼天少宰以边材特疏荐余诗以谢之》:“瑟向齐门知不好,履穿东郭自安贫。”
旧题汉.刘向《列仙传.萧史》:“萧史者,秦穆公时人也,善吹箫,能致孔雀、白鹤于庭。穆公有女字弄玉,好之。公遂以女妻焉。日教弄玉〔吹箫〕作凤鸣。居数年,吹似凤声。凤凰来止其屋。公为作凤台。夫妇止其上不下
源见“虞歌诀别”。慨叹英雄末路,无可奈何,心情悲凉,遗恨无穷。元白朴《秋色横空.赋虞美人草》曲:“当时夜闻楚歌,叹乌骓不逝,恨满山河。”
同“襦袴歌”。宋王禹偁《送陈侯之任同州》诗:“同州古三辅,北望雄且优。诏条得以布,民瘼得以求。勿谓绮纨子,当有襦袴讴。”【词语襦袴讴】 汉语大词典:襦袴讴
源见“南山雾豹”。指隐居潜修之所。唐骆宾王《夏日游德州赠高四》诗序:“仆少负不羁,长逾虚诞。读书颇存涉猎,学剑不待穷工。进不能矫翰龙云,退不能栖神豹雾。抚循诸己,深觉劳生。”【词语豹雾】 汉语大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