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采绶垂艾

采绶垂艾

后汉书.舆服志下》:“诸国贵人、相国皆绿绶,三采,绿紫绀。”《后汉书》卷六十五《张鱼传》:“吾前后仕进,十要银艾。”唐.李贤注:“银印绿绶也,以艾草染之,故曰艾也。”

古代以绶(丝带)系官印,银印用艾草染的绿绶系之。后以“采(同彩)绶垂艾”喻指权臣贵官。

唐.柳宗元《弘农公以硕德伟才屈于诬枉……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》:“采绶还垂艾,花簪更截肪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美不美,乡中水;亲不亲,故乡人

    古代谚语。形容强烈的乡土之情。语出《西游记》五回:“崩芭二将道:‘大圣在天宫,吃了仙洒仙肴,是以椰酒不甚美口。常言道:美不美,乡中水。’大圣就道:’你们就是亲不亲,故乡人。’”明.罗懋登《西洋记通俗演

  • 青藜照牖

    同“青藜照阁”。宋刘克庄《浪淘沙》词:“归去青藜光照牖,阶药翻红。”

  • 会心处不必在远

    会心:心领神会。 使人心领神会,思想有所收获的不在地点的远近,而在于人的颖悟。语出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简文入华林园,顾谓左右曰:‘会心处不必在远,翳然林水,便自有濠濮间想也。’”清.李渔《闲情偶寄

  • 自身照不亮

    比喻自顾不暇。清代赵翼《陔余丛考.成语.自身照不亮》:“胡仲徽将应试,有富人亦就试,欲胡为助,胡曰:‘吾学业有限,所谓自照一身犹未光也。’”

  • 悬藜乙夜

    源见“青藜照阁”。谓苦学勤读以至深夜。乙夜,二更时分。明阮大铖《燕子笺.约试》:“悬藜乙夜,长翻天禄之书。”

  • 梦大槐

    同“梦槐安”。明徐渭《洞岩入鳖口有石枰石桥及石池诸景》诗:“星河作影当归路,疑是淳于梦大槐。”

  • 采菽

    《诗.小雅.小宛》:“中原有菽,庶民采之。”郑玄笺:“藿生原中,非有主也,以喻王位无常家也,勤于德者则得之。”后因以“采菽”比喻夺取政权。《新唐书.苏源明传》:“及史思明陷洛阳,有诏幸东京,将亲征。源

  • 让梨

    《后汉书.孔融传》:“融幼有异才”李贤注引“融家传”:“(融)年四岁时,每与诸兄共食梨,融辄引小者。大人问其故,答曰:‘我小儿,法(按照道理和规矩的意思)当取小者。’由是宗族奇之。”(事又见《文士传》

  • 优师仞墙

    源见“夫子墙”。比喻老师道德学问造诣极高。清李渔《比目鱼.入班》:“遥盼着优师仞墙,比龙门还加向往。”

  • 先生日照盘

    同“先生苜蓿盘”。宋陈与义《次韵张迪功春日》:“争新游女幡垂鬓,依旧先生日照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