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野狐禅

野狐禅

五灯会元.百丈怀海禅师》载:昔日一老人谈因果,因错解一字,就五百生投胎为野狐。后遇百丈禅师点化,始得解脱。后以“野狐禅”指外道,异端。宋苏轼《乐全先生生日》诗:“遥想人天会方丈,众中惊倒野狐禅。”


【典源】 宋·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,每上堂,常有一老人,听法罢皆随众散去。一日留身不去,师问:‘立者何人?’老人曰:‘某甲,于过去迦叶佛时,曾往此山。有学人问:“大修行底人,还落因果也无?”对云: 不落因果。堕在野狐身,今请和尚代一转语。’师云:‘不昧因果。’老人于言下大悟,告辞师云:‘某甲已免野狐身,住在山后,乞依亡僧烧送。’师令维那白搥告众,斋后普请送亡僧。众皆愕然,斋后众去山后岩中,果见一死野狐,积薪烧讫。”《五灯会元》卷三亦载,中作“某对云: 不落因果。遂五百生堕野狐身,今请和尚代一转语,贵脱野狐身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,每次上堂讲经,总有一老人随众听讲。一天老人听罢不去,对禅师说:“我过去在迦叶佛时,曾住在此山,有人问我:‘有大修行的人,还落入因果吗?’我答:‘不落因果。’因此一语之错,五百年堕为野狐身,今天请大和尚代为下一转语,使我脱野狐身。”禅师说:“不昧因果。”老人顿时大悟,说自己已脱野狐身,请禅师以僧仪烧送。众僧寻至山后,果见一死野狐,积薪火葬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外道异端,或非正统的、无根底的说法。

【典形】 老狐生前错、为汝脱狐身、野狐禅。

【示例】

〔老狐生前错〕 宋·陆游《昨非》:“老狐五百生前错,孤鹤三千岁后归。”

〔为汝脱狐身〕 宋·陆游《示客》:“半枕何人游蚁垤,立谈为汝脱狐身。”

〔野狐禅〕 宋·苏轼《乐全先生生日》:“遥想人天会方丈,众中惊倒野狐禅。”明·袁宏道《漫兴》之二:“昨来益自喜,信口野狐禅。”


【词语野狐禅】   汉语词典:野狐禅

猜你喜欢

  • 孙弘牧

    同“公孙牧豕”。北周庾信《谢滕王赉猪启》:“孙弘牧于淄水,惟以求钱;卜式养于士林,岂知其味。”

  • 高卧袁安

    同“僵卧袁安”。蒋同超《望雪感赋》诗:“沉冤汉女埋,高卧袁安出。”

  • 墨守

    战国初的墨翟精于守城之技,事见《墨子.公输》。后因称善守者为“墨守”。《后汉书.郑玄传》:“任城、何休好公羊学,遂著《公羊墨守》、《左氏膏肓》、《谷梁废疾》。”“公羊墨守”:李贤注:“言公羊义理深远,

  • 断发截耳

    参见:断鼻令女并列 表示不再改嫁的决心。语本汉·刘向《烈士传》:“谯国曹文叔妻者,同郡夏侯文宁之女,字令女,文叔早死,无子,丧毕,断发自誓不贰,其后家欲嫁之,又截两耳。”[例]古代许多妇女屈服于封建势

  • 西风落帽

    同“西风吹帽”。清翁同龢《乙酉三月当途人于龙山麓得古墓》诗:“纷纷傅会不须论,冷笑西风落帽痕。”

  • 不失旧物

    旧物:旧日的典章文物。 表示恢复了原有的事业或原有的河山。语出《左传.哀公元年》:“遂灭过、戈、复禹之绩。祀夏配天,不失旧物。”《陈书.帝纪.总论》:“高祖拔起垅亩,有雄桀之姿。扫侯景于既成,拯梁室

  • 原氏阡

    《汉书.游侠传.原涉》:“涉字巨先。……初,武帝时,京兆尹曹氏葬茂陵,民为其道为‘京兆仟’。涉慕之,乃买地开道,立表署曰‘南阳仟’,人不肯从,谓之‘原氏仟’。”汉武帝时京兆尹曹氏死后葬在茂陵,通往墓地

  • 缄口不言

    同“缄口”。郑观应《盛世危言.商务》:“商民工匠,见诸官绅,皆缄口不言,恐犯当道之怒,祸生不测云。”见“缄舌闭口”。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商务》:“商民工匠,见诸官绅,皆~,恐犯当道之怒,祸生不测云。”【

  • 不燃官烛

    《北堂书钞》卷三十八引吴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巴祗为扬州刺史,夜与士对坐,处暝暗之中,不燃官烛。”后用为称颂地方官清廉的典故。北周庾信《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》:“保定元年,授使持节、都督岷州诸军事、岷

  • 千载一时

    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好时机。形容机会非常难得。《晋书.王羲之传》:“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,北面之道,岂不愿尊其所事,比隆往代,况遇千载一时之运?顾智力屈于当年,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。”唐.张九龄《上姚令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