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金人三缄

金人三缄

源见“三缄其口”。谓慎言谈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重言》:“于是奉老氏多败之戒,思金人三缄之义。”


偏正 铜人嘴上贴了三张封条。形容说话特别谨慎。语本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孔子观周,遂入太祖后稷之庙。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。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。’”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重言》:“于是奉老氏多败之戒,思~之义。”※缄,不读作xián。△常用于表示人的言谈举止十分谨慎。 →欲言又止 ↔出言无忌。也作“金人缄口”、“金人之箴”。


【词语金人三缄】  成语:金人三缄汉语词典:金人三缄

猜你喜欢

  • 陈平社

    源见“陈平分肉”。借指处事公平。金李俊民《即事》诗:“谁能宰似陈平社,那免悲如宋玉秋。”

  • 巨灵斧劈

    源见“巨灵擘山”。形容山峰陡峭险峻,好似神力所为。清王摅《剑门》诗:“岂经巨灵斧劈成,奇气陡削难名状。”

  • 黄鸟声悲

    同“黄鸟悲鸣”。晋陶潜《咏三良》诗:“荆棘笼高坟,黄鸟声正悲。良人不可赎,泫然沾我衣。”

  • 鹏抟九霄

    同“鹏抟万里”。清戴名世《〈天籁集〉序》:“至于仁甫诗馀之隽妙,则当元时已有称为鹏抟九霄。”【词语鹏抟九霄】  成语:鹏抟九霄

  • 悬矢

    同“悬弧射矢”。明高启《鹊轩》诗:“门前悬矢日,堂上捧樽时。”【词语悬矢】   汉语大词典:悬矢

  • 社稷器

    同“社稷臣”。《三国志.蒋琬传》:“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,见琬众事不理,时又沈醉,先主大怒,将加罪戮。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:‘蒋琬社稷之器,非百里之才也。’”晋袁宏《咏史》之一:“汲黯社稷器,栋梁天表骨

  • 珪璋

    源见“珪璋特达”。喻高尚的品德或杰出的人才。《后汉书.刘儒传》:“郭林宗常谓儒口讷心辩,有珪璋之质。”宋苏轼《二鲜于君以诗文见寄作诗为谢》:“我怀元祐初,珪璋满清班。”【词语珪璋】   汉语大词典:珪

  • 友于兄弟

    对兄弟友爱。语出《论语.为政》:“《书》云:‘孝乎惟孝,友于兄弟。’”南朝.梁.陶弘景《茅山长沙馆碑》:“友于兄弟,敬惟西宣。言追茂实,用表遗先。”《南史.梁武帝诸子传.武陵王纪》:“元帝乃与纪书曰:

  • 聊城一封书

    同“鲁连书”。宋陈师道《送陈侍御陕西转运》诗:“汉虏相当庸可尽,聊城正用一封书。”

  • 复壁

    同“复壁埋名”。清黄遵宪《放归》诗:“此地可能容复壁?无人肯就问箯舆。”【词语复壁】   汉语大词典:复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