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长门买赋

长门买赋

源见“长门赋”。谓重金买文以通情。元刘致《金字经.常氏称心》曲:“少年情缘浅,老来欢爱深,费尽长门买赋金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汉书·外戚传》:“孝武陈皇后,长公主嫖女也。……初,武帝得立为太子,长主有力,取主女为妃。及帝即位,立为皇后,擅宠骄贵,十余年而无子,闻卫子夫得幸,几死者数焉。上愈怒,后又挟妇人媚道,颇觉。……使有司赐皇后策曰:‘皇后失序,惑于巫祝,不可以承天命。其上玺绶,罢退居长门宫。”《文选·司马相如〈长门赋〉序》:“孝武皇帝陈皇后,时得幸,颇妒,别在长门宫,愁闷悲思。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,天下工为文,奉黄金百斤,为相如、文君取酒,因于解悲愁之辞,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,陈皇后复得亲幸。”

【今译】 汉武帝娶长公主女,立为陈皇后。她恃宠骄贵,因武帝后又宠爱他人,而心生妒恨,又在宫中请女巫施行巫术。武帝得知发怒,将陈皇后贬于长门宫。陈皇后在长门愁闷悲苦,听说成都人司马相如是天下写文章的妙手,就向他奉上百斤黄金,请他写文章来打动武帝,又得亲幸。参见《金屋藏娇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妇女失宠,心境愁苦忧闷; 或用以指文章美妙,价值很高。

【典形】 百斤买赋、闭阿娇、长门闭、长门不惜金、长门赋、长门孤寂、长门买赋、长门泣、长门望幸、陈后失宠、词赋得黄金、汉殿长门、换黄金、换笑、黄金买赋、金屋赋、买赋、买相如、能赋受黄金、千金买赋、寿相如、相如赋、千金赋、买赋长门、长门恨、新赋受黄金、黄金买词赋、黄金达相如、长门费万金、长门宫里人、苔没长门、冷落长门、买词人赋、无金买赋、长门尽日、长门夜悄、长门美人、文园词赋、辞金阙、辞金屋、倚长门、换黄金、守长门、闭长门、长门事、长门心。

【示例】

〔百斤买赋〕 清·龚鼎孳《大酺·和秋岳春忆》:“菱花怜我,萧索长卿非故。倩谁百斤买赋?”

〔闭阿娇〕 宋·王安石《明妃曲》:“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,人生失意无南北。”

〔长门闭〕 唐·张祜《读池州杜员外杜秋诗》:“可知不是长门闭,也得相如第一词。”

〔长门不惜金〕 唐·虞世南《怨歌行》:“掖庭羞改画,长门不惜金。”

〔长门孤寂〕 清·洪升《长生殿》:“长门孤寂,魂销泪零,断肠枉泣红颜命。”

〔长门买赋〕 元·刘时中《金字经·常氏称心》:“少年情缘浅,老来欢爱深,费尽长门买赋金。”

〔长门泣〕 南朝梁·何逊《扬州法曹梅花盛开》:“朝洒长门泣,夕驻临邛杯。”

〔长门望幸〕 唐·杜牧《月》:“唯应独伴陈皇后,照见长门望幸心。”

〔陈后失宠〕 唐· 李太白 《拟恨赋》:“若夫陈后失宠,长门掩扉。日冷金殿,霜凄锦衣。”

〔词赋得黄金〕 唐·罗隐《寄前户部陆郎中》:“近日篇章欺白雪,早年词赋得黄金。”

〔汉殿长门〕 宋·苏轼《次韵刘景文》之三:“五字古原春草,千金汉殿长门。”

〔换黄金〕 唐·罗隐《送进士臧濆下第后归池州》:“赋成无处换黄金,却向春风动越吟。”

〔黄金买赋〕 唐·卢弼《妾薄命》:“黄金买赋心徒切,清路飞尘信莫通。”

〔金屋赋〕 唐·元稹《梦游春七十韵》:“卓女白头吟,阿娇金屋赋。”

〔买赋〕 明·杨慎《夜落金钱》:“卜欢有信占金夕,买赋多情出后宫。”

〔买相如〕明·袁宏道《长安秋月夜》:“未买相如学阿娇,难将赤凤比飞燕。”

〔能赋受黄金〕 隋·卢思道《有所思》:“怨歌裁洁素,能赋受黄金。”

〔千金买赋〕元·萨都拉《长门秋漏》:“何人夜扣相如扉? 千金买赋成何迟。”

〔寿相如〕 金· 元好问 《后芳华怨》:“长门晓夕寿相如,侭著千金买消渴。”

〔相如赋〕 唐·杜牧《重送》:“六宫虽念相如赋,其那防边重武夫!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万事不理问伯始

    《后汉书.胡广传》:“胡广字伯始,南郡华容人也。……性温柔谨素,常逊言恭色。达练事体,明解朝章。虽无謇直之风,屡有补阙之益。故京师谚曰:‘万事不理问伯始,天下中庸有胡公。’”东汉胡广,为官多年,广有阅

  • 泣竹

    源见“孟宗泣笋”。称扬孝亲至诚,感动天地。《敦煌变文集.父母恩重经讲经文》:“泣竹卧冰也不及,百年侍养莫教亏。”【词语泣竹】   汉语大词典:泣竹

  • 芙蓉城馆

    宋欧阳修《六一诗话》第二十四:“诗,曼卿(即石延年)平生所自爱者。至今藏之,号为三绝,真余家宝也。曼卿卒后,其故人有见之者,云恍惚如梦中,言:我今为鬼仙也。所主芙蓉城,欲呼故人往游,不得,忿然骑一素(

  • 弓冶箕裘

    源见“克绍箕裘”。指先辈的优良传统和事业。《儿女英雄传》三四回:“依安太太的意思,从老早就张罗给儿子精精致致从头置分考具,无奈老爷执意不许,说,必得用这一分才合着弓冶箕裘的大义。”见“克绍箕裘”。【词

  • 社木樗

    源见“樗散”。里中不材之木。喻无用之材。姚锡钧《答亚子》诗之一:“我侪社木樗,于世良鲜补。”

  • 射九乌

    同“射日”。宋李石《临江仙》词:“拟射九乌留白日,假饶立到黄昏。”

  • 邻笛哀声

    同“邻人吹笛”。唐皇甫冉《秋夜寄所思》诗:“邻笛哀声急,城砧朔气催。芙蓉已委绝,谁复可为媒?”

  • 辨日炎凉

    《列子.汤问》:“孔子东游,见两小儿辩斗。问其故,一儿曰:‘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,而日中时远。’一儿曰:‘我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’一儿曰:‘日初出,大如车盖,及日中,则如盘盂: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

  • 舍策追羊

    源见“臧穀亡羊”。比喻补救过失。宋叶適《陈待制挽诗》之三:“昔年行往偶相同,舍策追羊径未通。只么空归在何处,一竿红日海门东。”并列 策,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,亦借指书简。放下书本去寻找亡失的羊。比喻

  • 寸木岑楼

    《孟子.告子下》:“不揣其本而齐其末,方寸之木,可使高于岑楼。金重于羽者,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!”朱熹注:“若不取其下之平,而升寸木于岑楼之上,则寸木反高,岑楼反卑矣。”原喻比较事物的基准不一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