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伯夷之风者,贪夫廉
伯夷:人名。与其弟叔齐为孤竹君之二子,互相让位,终于逃去。周武王伐纣即位,二人不食周粟,饿死于首阳山。 听到伯夷的风操的人,贪得无厌的人也变清廉了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下》:“故闻伯夷之风者,顽夫廉,儒夫有立志。”唐.苏晋《又应贤良方正科对策》:“夫闻伯夷之风者,贪夫以廉;见柳下惠之迹者,鄙人以恭。”
伯夷:人名。与其弟叔齐为孤竹君之二子,互相让位,终于逃去。周武王伐纣即位,二人不食周粟,饿死于首阳山。 听到伯夷的风操的人,贪得无厌的人也变清廉了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下》:“故闻伯夷之风者,顽夫廉,儒夫有立志。”唐.苏晋《又应贤良方正科对策》:“夫闻伯夷之风者,贪夫以廉;见柳下惠之迹者,鄙人以恭。”
参见:明枪好躲,暗箭难防见“明枪容易躲,暗箭最难防”。高和《越轨诉讼》:“文攻武卫无所不用,合法非法手段齐上,~防不胜防,这场官司打得如此热闹的地步,是博士王始料不及的。”【词语明枪暗箭】 成语:明
同“鸡虫得失”。清蒋士铨《临川梦.了梦》:“鸡虫得丧成恩怨,鸟鼠因缘见短长。”见“鸡虫得失”。清·蒋士铨《临川梦·了梦》:“~成恩怨,鸟鼠因缘见短长。”【词语鸡虫得丧】 成语:鸡虫得丧汉语大词典:鸡
《世说新语.政事》:“嵇康被诛后,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。”参见“嵇绍不孤”条。吏部,指山涛;孤儿,指嵇绍。三国魏时,嵇康被杀后,康之好友吏部尚书山涛,果然受托访得嵇绍举荐为官。后因用为咏知交恤孤之典。
参见:舒姑泉
同“鹿门庞”。明 汤式《一枝花.送车文卿归隐》套曲:“多管是鹿门 庞老为师范,摆脱了是非患。”
源见“诗入鸡林”。谓能远播异国他方的作品的高价值。张素《声声慢.鴪秋自吉林赴奉词以赠行》词:“才识鸡林诗价,又专征辽 沈。”【词语鸡林诗价】 汉语大词典:鸡林诗价
《战国策.中山》:“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,将帅为父母,不约而亲,不谋而信,一心同功,死不旋踵。”旋踵:旋转足后跟,表示后退。形容不避艰难,毅然前行,纵使冒死也不畏惧,不后退。《后汉书.党锢列传.李膺传》
古时太子住在东宫,因称太子为“东宫”。《诗.卫风.硕人》:“东宫之妹。”毛传:“东宫,齐太子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太子居东宫,因以东宫表太子。”齐太子:指齐庄公之子得臣。【词语东宫】 汉语大词典:东宫
黄花:菊花。 多指妇女因爱情波折而变憔悴。语出宋.李清照《醉花阴》:“莫道不消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”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五本一折:“裙染榴花,睡损胭脂皱;纽结丁香,掩过芙蓉扣;线脱珍珠,泪湿香
意谓人的思想、性格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,逐步地在暗中起变化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慕贤》:“潜移暗化,自然似之。”后多作“潜移默化”。并列 不见痕迹,不闻声息地移易变化。形容人的思想、性格等在不知不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