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陈蕃悬榻

陈蕃悬榻

源见“陈蕃榻”。表示好友离别。清归庄《赠县令胡侯》诗:“闻道陈蕃悬榻久,其如仲子灌园忙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七四引吴·谢承《后汉书》曰:“徐稚字孺子,豫章人。家贫常自耕稼,恭俭义让,所居服其德,屡辟公府不起。时陈蕃为太守,以礼请署功曹,稚不免之,既谒而退。蕃在郡不接宾客,唯稚来特设一榻,去则悬之。后举有道,拜太原太守,皆不就。”又引晋·袁山松《后汉书》 曰:“周璆字孟玉, 为乐城令, 逍遥无事,县中大治。去官,征聘不至。陈蕃为太守,璆来置榻,去悬之。”《后汉书·徐稚传》、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后汉徐稚字孺子,豫章人,家贫常亲自耕种,品行恭谨讲礼义,官府屡次征召他,也不应聘。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,礼聘徐为郡功曹,徐稚也钦仰陈蕃的清名,去拜谒了他。陈蕃在郡不喜欢接待宾客,只为徐稚专门设一床榻,徐稚去则将榻悬起。另陈蕃为乐安太守时,郡中有高士周璆、陈也为他专设一榻,去了就悬起来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敬贤礼士;也形容宾主交情深厚,情意款洽。

【典形】 陈蕃解榻、陈蕃榻、陈蕃悬榻、陈榻、拂榻、高人榻、高悬一榻、挂榻、解榻、南州悬榻、设榻、榻解悬、下尘榻、下榻、下榻见贤、下榻荣、徐孺榻、徐榻、悬床、悬榻、悬榻待士、稚榻、故榻满埃尘、榻正悬、旧榻悬尘、一榻高悬、一榻陈蕃、榻空悬、置两榻、留宾有榻、推尘榻、招徐稚、郡榻尘、陈蕃礼高士、一榻容孺子、留徐稚。

【示例】

〔陈蕃榻〕 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人杰地灵,徐孺下陈蕃之榻。”

〔陈蕃悬榻〕 唐·刘长卿《送李校书适越》:“陈蕃悬榻待,谢客枉帆过。”

〔陈榻〕 唐·温庭筠《感旧陈情五十韵》:“郑乡空健羡,陈榻未招延。”

〔拂榻〕 唐·赵嘏《西峰即事献沈大夫》:“拂榻从容今有地,酬恩寂寞久无人。”

〔高人榻〕 唐·钱起《秋霖即事联句》:“长者车犹阻,高人榻且悬。”

〔高悬一榻〕 唐·杜牧《怀钟陵旧游》之二:“未掘双龙斗牛气,高悬一榻栋梁才。”

〔挂榻〕 宋·曾巩《赠黄降自宜城赴官许昌》:“高斋挂榻骊歌后,坐守尘编少往还。”

〔解榻〕 唐·高适《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》:“叨承解榻礼,更得问缣游。”

〔南州悬榻〕 清·王摅《贺长洲相公》:“忆自南州悬榻日,来为东阁扫门人。”

〔设榻〕 宋·陈师道 《谢赟闍梨见记》:“终岁杜门逃俗士,为师设榻对修筠。”

〔榻解悬〕 明·高启 《答胡博士留别》:“久话灯催剪,频过榻解悬。”

〔下尘榻〕 南朝梁·沈约《和谢宣城》:“宾至下尘榻,忧来命绿樽。”

〔下榻见贤〕 宋·黄庭坚 《别蒋颖叔》:“下榻见贤倾礼数,后车载士回风骚。”

〔下榻荣〕 宋·陆游《王与道尚书挽词》之二:“昔遇开藩日,尝叨下榻荣。”

〔徐孺榻〕 宋·苏辙《腾王阁》:“使君东鲁儒,府有徐孺榻。”

〔徐榻〕 唐·杜正伦《冬日宴群公于宅》:“李门余妄进,徐榻君恒设。”

〔悬床〕 隋·李德林 《相逢狭路间》:“悬床接高士,隔帐授诸生。”

〔悬榻〕 唐·李白《送黄钟之鄱阳谒张使君序》:“受客接士,即原尝春陵之亚焉。每钦其辞华,悬榻见往。”

〔悬榻待士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刺史启》:“加以悬榻待士,拥篲礼贤,汲引忘疲,奖题不倦。”

〔稚榻〕 唐·杜牧《分司东都寓居履道》:“稚榻蓬莱掩,膺舟巩洛停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倒日之诚

    源见“挥戈回日”。指挽回危局的赤诚之心。南朝 梁 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“触山之力无以抗,倒日之诚弗能感。”

  • 杨朱路

    同“杨朱泣歧路”。泛指歧路,分别的路。北周庾信《别张洗马枢》诗:“君登苏武桥,我见杨朱路。”明 汤式《普天乐.友人为人所诬赴杭》曲:“袖拂庾公尘,人上杨朱路。”【词语杨朱路】   汉语大词典:杨朱路

  • 鲍叔谊

    同“管鲍交”。柳亚子《寄赵伯先香江》诗:“鲍叔谊原应指囷,阮孚穷奈不名钱。”

  • 黔娄生

    源见“黔娄被”。指操行高洁的贫寒隐士。晋张协《杂诗》之十:“取志於陵子,比足黔娄生。”

  • 留剑

    源见“季札挂剑”。悼念亡友。唐许浑《送李溟秀才西行》诗:“知君北邙路,留剑泣黄蒿。”

  • 鳌洲

    源见“龙伯钓鳌”。传说中海上仙山。亦借指东海。唐黄滔《秋色赋》:“上澄鹊汉以清浅,东莹鳌洲而渺弥。”唐皎然《杂兴》诗之二:“鹤驾何冥冥,鳌洲去浩浩。”【词语鳌洲】   汉语大词典:鳌洲

  • 倚门

    同“倚门倚闾”。唐张说《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》诗:“天从扇枕愿,人遂倚门情。”源见“倚市门”。指娼妓接客。清唐孙华《维扬舟中作》诗之二:“空谷未闻倾国貌,褰帷都作倚门妆。”【词语倚门】   汉语大

  • 彭聃夭

    源见“庄叟彭殇”。聃,指老子,相传其寿极长。后以“彭聃夭”表示寿夭生死皆虚幻。晋孙楚《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》:“莫大于殇子,彭 聃犹为夭。”

  • 鞠育

    源见“顾复”。抚养,养育。汉蔡邕《议郎胡公夫人哀赞》:“严考殒没,我在齿年。母氏鞠育,载矜载怜。”【词语鞠育】   汉语大词典:鞠育

  • 郭隗请始

    源见“黄金台”。为贤良之士自荐之典。吕志伊《国会问题之真相》:“盖其上请愿书之代表,因政府欲以各省国会请愿之代表为资政院议员或顾问,于是皆纷纷而毛遂自荐,郭隗请始。”【词语郭隗请始】  成语:郭隗请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