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随机应变

随机应变

适应事机的变化灵活应付。出自唐郭孝恪之语。郭孝恪(?-648年),许州阳翟(dí狄)(今河南禹县)人。隋末曾参加李密领导的反隋武装,后随李密入唐,任宋州刺史。窦建德率众援助王世充时,他建议李世民固守武牢(今河南荥阳西北),屯军汜水,随机应变。李世民采纳了他的建议。后历任贝、赵、江、泾四州刺史,所在皆有能名。又入京为太府少卿,转右骁(xiǎo肖)卫将军。贞观十六年(642年)后,长期镇守西域。贞观二十二年(648年),在与龟兹的战斗中牺牲。

【出典】:

旧唐书》卷83《郭孝恪传》2773页:“其后,窦建德率众来援王世充,孝恪于青城宫进策于太宗曰:‘世充日踧(cù促)月迫,力尽计穷,悬首面缚,翘足可待。建德远来助虐,粮运阻绝,此是天丧之时。请固武牢,屯军汜水,随机应变,则易为克殄。’太宗然其计。”

【例句】:

元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57回:“(孙权)乃问曰:‘公平生所学,以何为主?’(庞)统曰:‘不必拘执,随机应变。’” 茅盾《腐蚀·十一月十六日》:“大有视我为‘同道’,属于他们那一伙似的。我当然随机应变,不但夸大了我与舜英的关系,而且暗示着我也参与密勿的。”


偏正 随着情况的变化,掌握时机,灵活应付。语本汉·东方朔《隐真论》:“随时应变,与物俱化。”《红楼梦》79回:“宝钗久察其不轨之心,每每~,暗以言语弹压其志。”△多作褒义用,有时也作贬义,多用于灵活机动。→相机行事 ↔胶柱鼓瑟。也作“乘机应变”、“临机应变”、“随机而变”、“逐机应变”、“应变随机”。


【词语随机应变】  成语:随机应变汉语词典:随机应变

猜你喜欢

  • 化杖

    源见“杖化龙”。喻指死亡。南朝梁简文帝《华阳陶先生墓志铭》:“握留符而恻怆,思化杖而酸辛。”【词语化杖】   汉语大词典:化杖

  • 金牛假道

    源见“五丁开道”。指秦惠王智探灭蜀之路。清 丘逢甲《叠韵答潘兰史送别》之二:“金牛假道愁窥蜀,石马传文诧共槽。”

  • 书教

    书:《尚书》。儒家教授六经,各有目的。“书教”的意义与目的,则是使人“疏通知远”。《礼记.经解》:“温柔敦厚,诗教也。疏通知远,书教也。广博易良,乐教也。絜静精微,易教也。恭俭庄敬,礼教也。属辞比事,

  • 不动如山,难知如阴

    意谓军队驻守时,像山岳一样,不可动摇;荫蔽时,像阴云遮天一样,看不见日月星辰。 指军事斗争的原则。语出《孙子、军争》:“故其疾如风,其徐如林,侵掠如火,不动如山,难知如阴,动如雷震。”旧题汉.张良《

  • 空桑生

    同“出空桑”。明宋濂《金华张氏先祀记》:“人非空桑而生,谁不本之于祖者。”

  • 敦阅

    同“敦悦”。《晋书.潘尼传》:“留精儒术,敦阅古训。”【词语敦阅】   汉语大词典:敦阅

  • 戏莱衣

    同“戏彩娱亲”。宋张纲《蓦山溪.甲辰生日》词:“只愿早休官,居颜巷,戏莱衣,岁岁常欢聚。”【词语戏莱衣】   汉语大词典:戏莱衣

  • 郑监门

    源见“流民图”。指反映民间疾苦的人。蒋同超《秣陵冬夜与袁龙友联句三十八韵》:“哀哀此江南,江流有余恨。世无郑监门,绘此新图本。”

  • 日月居诸

    见“日居月诸”。明·李开先《祭王外祖驿丞文》:“~,时序推迁。”

  • 生民涂炭

    比喻百姓遭受苦难。《封神演义》第八回: “生民涂炭,日无宁宇,如何是好?” 参见:○涂炭见“生灵涂炭”。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罔害皤良》:“不若迁都汴梁,上保社稷无危,下免~。”【词语生民涂炭】  成语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