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雅歌投壶

雅歌投壶

后汉书.祭遵传》:“遵为将军,取士皆用儒术,对酒设乐,必雅歌投壶。”李贤注:“雅歌谓歌《雅诗》也。《礼记.投壶》经曰:‘壶颈修七寸,腹修五寸,口径二寸半,容斗五升。壶中实小豆焉,为其矢之跃而出也。矢以柘若棘,长二尺八寸,无取其皮,取其坚而重。投之胜者饮不胜者,以为优劣也。’”后常以“雅歌投壶”称颂武将的儒雅行为。《宋史.岳飞传》:“雅歌投壶,恂恂如书生。”《花月痕》四七回:“今之武将,都有轻裘缓带、雅歌投壶之意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北堂书钞》 卷一○六引吴·谢承《后汉书》 曰:“祭 (zhai)。遵为将军,取士皆用儒术,对酒设乐,必雅歌投壶。”《后汉书·祭遵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后汉征虏将军祭遵喜好经书,任将军后,选拔人才都用儒术,每逢设宴奏乐,一定要雅歌投壶。(投壶为古代宴会上一种娱乐活动,宾主依次将箭筹投入壶中,以多少定胜负,负者饮酒。)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武将风流儒雅的气度; 也用以咏饮宴之事。

【典形】 宾从投壶、投壶、投壶歌兴、投壶接高宴、雅歌投壶、祭遵歌吟、征虏投壶、雅咏投壶、雅唱投壶、投壶乐、投壶祭征虏、尊俎投壶。

【示例】

〔宾从投壶〕 明·陈子龙《喜袁临侯开府郧阳却寄》:“檄书倚马销金甲,宾从投壶佐玉觞。”

〔投壶〕 清·唐孙华《送赵二闻之官济宁》:“画戟森严趋属吏,投壶清暇会群公。”

〔投壶歌兴〕 元·刘致《朝天子·邸万户席上》:“横槊吟情,投壶歌兴,有前人旧典型。”

〔投壶接高宴〕 唐·李白《江夏寄汉阳辅录事》:“他日观军容,投壶接高宴。”

〔雅歌投壶〕 元·揭傒斯《纯德先生梅西集序》:“而素尚高洁,登山临水,雅歌投壶,宾馔无虚日。”

〔祭遵歌吟〕 金·元好问 《赠郝万户》:“诗书义府无古今,祭遵军中亦歌吟。”

〔征虏投壶〕 清·顾炎武《上吴侍郎旸》:“征虏投壶暇,东山赌墅优。”


【词语雅歌投壶】  成语:雅歌投壶汉语词典:雅歌投壶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四知

    源见“四知金”。对廉吏的誉称。《鸳鸯针》三回:“坐怀不乱柳下惠,见物不取杨四知。”

  • 跕鸢堕水

    同“跕鸢”。清赵翼《猛卯》诗:“跕鸢堕水寻常事,浪泊区区岂足夸?”【典源】《东观汉记·马援》:“马援击交趾,从容谓官属曰:‘吾从弟少游尝哀吾慷慨多大志,曰:“士生一世,但取衣食裁足,乘下泽车,御款段马

  • 敲骨剥髓

    同“敲骨吸髓”。《封神演义》二九回:“未闻有身为大臣逢君之恶,蛊惑天子,残虐万民,假天子之命令,敲骨剥髓,尽民之力肥润私家……如令兄者。”见“敲骨吸髓”。【词语敲骨剥髓】  成语:敲骨剥髓汉语大词典:

  • 周何累

    同“周妻何肉”。明王思任《游秘魔岩》诗:“所愧周何累,未得洗宿根。”

  • 筚路蓝缕

    借指艰苦创业。梁启超《论中国之将强》: “然筚路蓝缕之功,在公论者,终不没于天下。”●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若敖、蚡冒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” 筚路: 用荆竹编成的柴车。蓝缕: 敝衣。春秋时,楚国先君

  • 椎秦报韩

    椎(chuí垂):同“槌”。敲打用的槌。此典指张良欲为韩国报仇而行刺秦始皇。后以此典表现志士决心舍家亡身,为国复仇的气概。张良(?——前186年),字子房,相传为城父(今安徽毫县东南)人,祖与父相继为

  • 涧底松

    《文选》卷二十一晋.左太冲(思)《咏史八首》其二:“郁郁涧底松,离离山上苗。以彼径寸茎,荫此百尺条。”晋.左思曾用“涧底松”寄托出身寒微者颇受压抑的感慨。后因用为咏有才之士受到压抑。唐.郑谷《叙事感恩

  • 咷笑

    《易.同人》:“同人,先号咷而后笑,大师克相遇。”后因以“咷笑”指悲欢。明陈子龙《杂诗》之九:“采药愧生趣,泛瑟起哀思。旅人终琐琐,咷笑亦何为?”【词语咷笑】   汉语大词典:咷笑

  • 琼斧修

    源见“玉斧修月”。咏圆月。宋张枢《壶中天.月夕登绘幅堂》词:“应是琼斧修成,铅霜捣就,舞《霓裳》曲遍。”

  • 田衣

    《释氏要览上.法衣田相》载:袈裟亦称“田相衣”。因其多方格形图案,类水田畦畔纵横,故名。后因以“田衣”指袈裟。唐白居易《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》诗:“山屐田衣六七贤,搴芳蹋翠弄潺湲。”亦借指僧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