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青云自致

青云自致

青云:原意青天;高空。此处引申为高官显爵。此典指须贾对范雎(suī绥)说:想不到您能自己达到青云之上高官显爵。后以此典比喻官运亨通,升迁高位。战国时魏国人范雎在中大夫须贾手下做门客时,曾随须贾出使齐国。齐襄王听说范雎能说善辩,派人送给礼金,范雎辞谢。须贾知道后,怀疑范雎私通齐国,回魏国就告诉相国魏齐。魏齐派人毒打范雎昏死,丢在厕所里,范雎醒来逃出相府,躲在好友郑安平家,改名张禄。秦昭王派使者到魏国,郑安平将范雎推荐给秦使,使者设法将他带到秦都咸阳(今陕西咸阳东北)。范雎的才华得到秦昭王信任,当上秦相国。公元前266年,秦国准备发兵攻打韩、魏两国,魏国派须贾去秦国请和。通过询问守门人得知秦相国张禄就是原来的范雎。须贾大吃一惊,自己知道受骗了,就脱衣露体,跪着前进,通过守门人认罪求情。这时范雎坐在富丽堂皇的帷帐中,侍从人员很多,接见须贾。须贾磕头,自称死罪,说道:“我想不到您能自己达到青云之上高官显爵,我从此不敢再读天下的书,不敢再参与天下的政治活动。我犯了该烹的死罪,愿把自己放逐到野蛮地区去,是死是活,都听凭您处理。”此典又作“青云直上”、“青云器”、“登青云”、“飞上青云”、“青云路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79《范雎蔡泽列传》2414页:“须贾大惊,自知见卖,乃肉袒(tǎn坦,脱上衣,露肢体)(通“膝”)行,因门下人谢罪。于是范雎盛帷帐,侍者甚众,见之。须贾顿首言死罪,曰:‘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,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,不敢复与天下之事。贾有汤镬(huò获,古代酷刑,把人扔到开水锅中煮死)之罪,请自屏于胡(古代对西北各部族泛称)貉(Mò莫,通“貊”,古代北方部族名)之地,唯君死生!’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齐·孔稚圭《北山移文》:“度白雪以方洁,干青云而直上。” 唐·李白《献从叔当涂宰阳冰》:“顾惭青云器,谬奉玉樽倾。” 李白《冬夜醉宿龙门》:“青云当自致,何心求知音?” 唐·高适《酬李少府》:“君若登青云,吾当投魏阙。” 唐·刘禹锡《寄毗陵杨给事》:“青云直上无多地,却要斜飞取势回。” 宋·黄庭坚《次韵晁补之廖正一》:“无因自致青云上,浪说诸公见嗟赏。” 宋·杨万里《闻一、二故人相继而逝》:“故人复双人,飞上青云端。” 宋·辛弃疾《菩萨蛮·送曹君之庄所》:“人间岁堂堂去,劝君快上青云路。”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19回:“但我虽不曾中那进士,却也教育了无数英才,看将起来,大半都要青云直上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须贾大惊,自知见卖,乃肉袒膝行,因门下人谢罪。于是范睢盛帷帐,侍者甚众,见之。须贾顿首言死罪,曰:‘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, 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,不敢复与天下之事。贾有汤锼之罪,请自屏于胡貉之地,唯君死生之!’”扬雄《解嘲》:“当涂者入青云,失路者委沟渠。”

【今译】 范睢是魏国人,原是魏中大夫须贾的门客,后须贾怀疑范睢私通齐国,告知魏相毒打范睢几死。范睢被人救出,逃至秦国,改名张禄,任秦相。须贾后出使秦国,范睢装成穷人去见他。须贾后来才知道秦相张禄原来就是范睢,大惊,知道被范睢骗了,只好脱下衣服用膝爬行,通过范睢门下人去谢罪。范睢大摆威仪见他,须贾叩头称死罪,说:“我没想到您能自己升至青云之上,我以后不敢再读天下书,参与天下事,我有死罪,请您随意处置吧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仕途得意,升至高位。

【典形】 登青云、飞上青云、青云路、青云器、青云直上、青云自致、自致青云上、西行取相印、自致青冥上、心在青云、青云可致、青云心、青云人、青云志、青云料。

【示例】

〔登青云〕 唐·高适《酬李少府》:“君若登青云,吾当投魏阙。”

〔飞上青云〕 宋·杨万里《闻一二故人相继而逝》:“故人复双入,飞上青云端。”

〔青云路〕 宋·辛弃疾《菩萨蛮·送曹君之庄所》:“人间岁月堂堂去,劝君快上青云路。”

〔青云直上〕 唐·刘禹锡《寄毗陵杨给事》:“青云直上无多地,却要斜飞取势回。”

〔青云自致〕 唐·李白《冬夜醉宿龙门》:“青云当自致,何必求知音?”

〔自致青云上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晁补之廖正一》:“无因自致青云上,浪说诸公见嗟赏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吊屈平

    同“吊屈”。屈平,屈原名平。唐宋之问《送杜审言》诗:“别路追孙楚,维舟吊屈平。”唐孟浩然《经七里滩》诗:“五岳追向子,三湘吊屈平。”

  • 悬首吴阙

    同“悬门抉目”。明梁辰鱼《浣纱记.允降》:“誓当悬首吴阙,以谢先灵。”述补 即“悬门抉目”。明·梁辰鱼《统纱记·允降》:“誓当~,以谢先灵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烈士殉国方面。【词语悬首吴阙】  成语:悬首

  • 豕鱼

    同“鲁鱼亥豕”。清宋世荦《重刻〈广志绎〉序》:“蟫蠹未埋,豕鱼难免。”【词语豕鱼】   汉语大词典:豕鱼

  • 文身

    在皮肤上涂画文采图形,原是图腾的标志。我国古代东方和南方的一些民族有“文身”的习俗。《礼记.王制》:“东方曰夷,被发文身,有不火食者矣。”《左传.哀公七年》:“断发文身,裸以为饰,岂礼也哉?”《穀梁传

  • 阪上走丸

    阪,山坡,斜坡。丸,弹丸。在斜坡上弹丸顺势滚下,比喻迅疾快捷。蒯通,即蒯彻,西汉初范阳(今河北定兴南固城镇)人。为人多智,有辩才。汉惠帝时,为丞相曹参宾客。著有《隽永》81篇。在秦末楚汉起事初期,陈胜

  • 讳树数马

    《史记.万石张叔列传》:“建为郎中令,书奏事,事下,建读之,曰:‘误书!“马”者与尾当五,今乃四,不足一。上谴死矣!’甚惶恐。其为谨慎,虽他皆如是。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,御出,上问车中几马,庆以策数马毕

  • 卧雪高人

    同“卧雪袁安”。宋杨万里《和袁起岩郎中投赠七字》:“卧雪高人家谱在,春风政着紫兰枝。”

  • 出类

    源见“出类拔萃”。谓超群出众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勉学》:“必有天才,拔群出类。”宋司马光《为文相公许州谢上表》:“伏念臣材非出类,识不先人。”【词语出类】   汉语大词典:出类

  • 柳下借阴

    源见“樾荫”。喻求人庇荫。宋 胡继宗《书言故事.夏》:“求庇于人,曰暍人,于柳下借阴耳。”述宾 据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载,周武王曾荫鹖人于樾下,天下怀其德。后因以“柳下借阴”比喻求人庇荫帮助。宋·胡继宗

  • 先意承颜

    泛指揣摩人意,谄媚逢迎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 “未知养亲者,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,怡声下气。” 参见:○先意承志见“先意承志”。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未知养亲者,欲其观古人之~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