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颂其诗,不知其人可乎

颂其诗,不知其人可乎

颂:同“诵”。 吟诵他的诗,不了解他的为人,可以吗? 意谓研究别人作品,必须了解作者为人,才能收到知人论世的效果。语出《论语.万章下》:“颂其诗,读其书,不知其人可乎?”清.刘熙载《艺概.诗概》:“杜少陵、元次山、白香山不但如身入闾闫,目击其事,直与疾病之在身者无异。颂其诗,顾可不知其人乎?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庚癸之呼

    源见“呼庚癸”。谓请求接济粮食。唐柳宗元《安南都护张公志》:“储偫委积,师旅无庚癸之呼。”其他 原为军中乞粮的隐语,后泛指向人求援借贷。语本《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:“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……对曰:‘

  • 谢傅东山

    源见“东山再起”。指谢安退隐东山。明屠隆《綵毫记.夫妻玩赏》:“谢傅 东山雅自期,白云明月是心知。”

  • 直挂云帆济沧海

    直:迳直,直接。云帆:形容帆大如云。济:渡。 迳直挂上云帆,横渡沧海,到达理想的彼岸。 形容追求理想,一往无前的气势。语出唐.李白《行路难三首之一》: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”朱晴方《难

  • 说奇字

    同“问奇字”。宋苏轼《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》诗:“未许中郎得异书,且与扬雄说奇字。”

  • 模棱两可

    《旧唐书.苏味道传》载:唐朝苏味道为宰相,遇事怕担责任。尝对人说:“处事不欲决断明白,若有错误,必贻咎谴,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。”摸,通“模”。后因以“模棱两可”形容对事情的双方不置可否,是非不分。《明

  • 锡类

    《诗.大雅.既醉》:“孝子不匮,永锡尔类。”毛传:“类,善也。”郑玄笺:“孝子之行非有竭极之时,长以与女之族类,谓广之以教导天下也。”后以“锡类”谓以善施及众人。南朝 梁任昉《启萧太傅固辞夺礼》:“是

  • 柏梁杯

    源见“柏梁宴”。指宫廷宴饮。唐张说《春晚侍宴丽正殿探得开字》诗:“喜承芸阁宴,幸奉柏梁杯。”

  • 系足人

    源见“月下老人”。指月下老人,即媒人。明阮大铖《燕子笺.驼泄》:“且将扁鹊巧心手,去作双鸾系足人。”【词语系足人】   汉语大词典:系足人

  • 五字

    《诗经.周南.关睢.序》:“《关睢》五章,章四句。”唐.孔颖达疏:“五字者,‘谁谓雀无角、何以穿我屋”之类也。”五字,指五言诗。后因以指称诗体或诗才。王明.王鏊《震泽长语.文章》:“唐人用一生心于五字

  • 日暮穷途

    参见[日暮途穷]。唐.钱起《七盘岭阻寇,闻李端公先到南楚》:“日暮穷途泪满襟,云天南望羡飞禽。”见“日暮途穷①”。唐·钱起《七盘岭阻寇》:“~泪满襟,云天南望羡飞禽。”【词语日暮穷途】  成语:日暮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