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杜甫《前出塞》诗之六:“射人先射马,擒贼先擒王。”后以“擒贼擒王”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。叶圣陶《倪焕之》十二:“只要他肯答应,我相信其余的抵抗力也就消散了。这是‘擒贼擒王’的办法。”并列 捉贼先捉其首
《论语.八佾》:“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,子曰:‘赐也,尔爱其羊,我爱其礼。’”后以“爱礼存羊”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。宋苏轼《司马温公行状》:“初,中丞王陶论宰相不押常朝班为不臣,宰相不从,陶争之
《文选》卷二十九东汉.张平子(衡)《四愁诗》:“我所思兮在太山,欲往从之梁父艰。……美人赠我金错刀,何以报之英琼瑶。路远莫致倚逍遥,何为怀忧心烦劳。”“我所思兮在桂林……。”“我所思兮在汉阳……。”“
南朝 宋刘义庆《幽明录》载:汉 明帝 永平五年,剡县刘晨、阮肇共入天台山迷不得返,饥乏殆死。见大桃树,各食数枚,而饥止体充。循流而出,见一大溪,遇二女子,姿质绝妙,见刘 阮,便呼其姓,如似有旧,乃相见
源见“阿买”。借指子侄辈善书法。元陈基《送侄让还吴》诗:“人称阿买八分好,我爱永兴戈法精。”【词语阿买八分】 汉语大词典:阿买八分
《易.系辞上》:“化而裁之存乎变;推而行之存乎通;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。”孔颖达疏:“若其人圣则能神而明之,若其人愚则不能神而明之。”“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”本谓玄妙高深的道理只有圣智之人才能明白。后指人
《五灯会元.石头迁禅师法嗣.药山维俨禅师》:“子之所得,可谓协于心体,布于四肢。既然如是,将三条篾束取肚皮,随处住山去。”原指勒紧腰带,后以比喻忍饥安贫。宋 王廷珪《刘时举主簿相聚月馀赋诗为别》:“且
元.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二折:“韩厥为何自刎了,必然走了赵氏孤儿,怎生是好!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,我如今不免诈传灵公的命,把晋国内但是半岁之下,一月之上新添的小厮,都与我拘刷将来。”后因以“眉头一皱,计上
《晋书.谢安传》:“(苻)坚后率众,号百万,次于淮肥,京师震恐。加安征讨大都督。玄入问计,安夷然无惧色,答曰:‘已别有旨。’……安遂命驾出山墅,亲朋毕集,方与玄围棋赌别墅。安常棋劣于玄,是日玄惧,便为
见“口耳之学”。徐爱《传习录》:“岂徒悬空~,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?”【词语口耳讲说】 成语:口耳讲说汉语大词典:口耳讲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