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召公棠”。指召公留下的盛德惠政。唐蔡希寂《陕中作》诗:“川原馀让畔,歌吹忆遗棠。”【词语遗棠】 汉语大词典:遗棠
同“青箱学”。南朝 梁萧统《锦带书十二月启.林钟六月》:“但某白社狂人,青缃末学。”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.经籍会通一》:“中垒父子,奕叶青缃。”【词语青缃】 汉语大词典:青缃
源见“蕉鹿梦”。喻指世上得失荣辱无常。宋 赵必?《沁园春.归田作》词:“叹塞翁失马,祸也福也;蕉间得鹿,真欤梦欤?”
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二十:“临川东兴,有人入山,得猿子,便将归。猿母自后逐至家。此人缚猿子于庭中树上,以示之。其母便搏(拍,打)颊向人,欲乞哀状,直谓(只是)口不能言耳。此人既不能放,竟击杀之。猿母悲
源见“鸣琴化治”。喻指地方官治理政事。明高启《送吴县令迁松陵》诗:“山县弹琴罢,江城露冕初。”
《战国策.秦策二》:“昔者曾子处费,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,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杀人。’织自若。有顷焉,人又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尚织自若也。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‘曾参
同“辨鲁鱼”。谓考订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。唐刘知幾《史通.补注》:“孝标善于攻缪,博而且精,固以察及泉鱼,辨穷河豕。”
同“莱芜甑釜”。清毛奇龄《王元恺将之巴山有赠》诗:“寒不披豫章绢,饥不食莱芜鱼。”
鹿:指猎取的对象,常比喻政权或其他胜利果实。语本《汉书.蒯通传》:“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。”颜师古注引张晏曰:“以鹿喻帝位。” 不知道最后胜利属于谁。语出《晋书.石勒载记下》:“勒因飨酒酣,笑曰:‘朕
《宋书.符瑞下》:“西王母,舜时来献白环、白琯。”按:此事又见今本《竹书纪年》“舜九年”。据传闻,虞舜当政时,西王母曾献白环。唐.杜甫《洗兵马》:“不知何国致白环,复道诸山得银瓮。”此处引西王母来朝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