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伏青蒲”。唐韩愈《答张彻》诗:“峨豸忝备列,伏蒲愧分泾。”【词语伏蒲】 汉语大词典:伏蒲
源见“东山再起”。谓隐居。《玉支机》三回:“晚生久知老先生东山养望,不敢轻来动静。”
温温:柔和貌。 指温和谦恭的人。语出《诗.小雅.小宛》:“温温恭人,如集于木;惴惴小心,如临于谷。”同书《大雅.抑》:“温温恭人,维德之基。”三国.魏.王粲《赠文叔良》:“温温恭人,禀道之极。”
同“秦庭之哭”。周伟仁《有感》诗之三:“秦庭七日枉唏嘘,顿足捶胸恨未舒。”
意谓敬重别人,只看他的穿着而不看他的为人。 形容世俗的势利眼光。语出宋.普济《五灯会元.卷一七.三圣继昌禅师》:“师曰:‘五陵公子争夸富,百衲高僧不厌贫。近来世俗多颠倒,只重衣衫不重人’。”后多引作
源见“食玉炊桂”。原形容物价昂贵,生活艰难;后形容生活奢华。明汤显祖《牡丹亭.劝农》:“焚香列鼎奉君王,馔玉炊金饱即妨。直到饥时闻饭过,龙涎不及粪渣香。”清洪昇《长生殿.献饭》:“寻常进御大官,馔玉炊
原指执法严正的董宣,后也用来指作战勇猛的李崇。李崇,字继长,顿丘(今河南浚县)人,高宗文成元皇后兄长的儿子。高祖初任兖州刺史。兖地多劫盗,崇令每村置一楼,楼上悬一面鼓,用不同节奏的鼓声为号,逐村传递消
不知道怎么办好。形容感情激动时的情状。《晋书.王廙传》:“是时〔桓〕温将废海西公,百僚震栗,温亦色动,莫知所为。”《元史.哈刺哈孙传》:“及仁宗至近郊,众犹未知也。三月朔,列牍请署,后决以三月三日御殿
草莽:丛生的杂草。比喻在野之人。旧指在野未出仕的人。《孟子.万章下》:“在野曰草莽之臣。”偏正 在野的,没有做官的人。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在野曰:‘~’。”△多用于称人方面。也作“草茅之臣”、“草莱之
犹力不从心。《警世通言.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日往月来,不觉一年有余,李公子囊箧渐渐空虚,手不应心,妈妈也就怠慢了。”见“力不从心”。《警世通言》卷32:“日往月来,不觉一年有余,李公子囊箧渐渐空虚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