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鲍孤雁

鲍孤雁

《司马温公诗话》:“鲍当为河南府法曹,尝忤知府薛映,因赋《孤雁》诗云:‘天寒稻粱少,万里孤难进。不惜充君厨(一作庖),为带边城信。’薛大称赏。时号鲍孤雁。”

宋.司马光,以赠温国公,因称司马温公。鲍当因事未顺从知府薛映之意,赋献《孤雁》诗以求和解。诗中以孤雁自比,先以天寒无食万里孤飞,表明处境之困窘;又以不辞劳苦、甘愿奉献自身的诚挚,来表明心迹。因而得到赞赏,化忤逆为好和。后因用为以诗解怨的典故。

清.李晖吉、徐灒《龙文鞭影》续集下卷:“宣咏孤雁(按:“宣”误,应为“当”。汉鲍宣未有咏孤雁事,且与薛映又非同代之人),骈贯双雕(唐高骈,字千里。少事朱叔明为司马。一日,有二雕并飞,骈曰:“我且贵,当中之。”一发竟贯二雕。众大惊,号为“落雕侍御”。事见新、旧《唐书》本传)。”


【词语鲍孤雁】   汉语词典:鲍孤雁

猜你喜欢

  • 百结衣

    源见“百结”。补缀很多的衣服。明梁辰鱼《浣纱记.谈义》:“你乱丛丛百结衣,冷萧萧双鬓毛,每日价浪悲歌去吴市讨。”【词语百结衣】   汉语大词典:百结衣

  • 一溜烟

    形容跑得很快。元代无名氏《阀阅舞射柳蕤丸记》第三折:“骑不的劣马,不好扯硬弓,听的厮杀,拽起衣服,往帐房里则一溜烟。”偏正 形容跑得极快。《红楼梦》105回:“那些亲友听见,就~如飞的出去了。”※溜,

  • 枯鳞

    同“涸辙之鲋”。《隋书.王孝籍传》:“伏惟明尚书公动哀矜之色,开宽裕之怀。咳唾足以活枯鳞,吹嘘可用飞穷羽。”【词语枯鳞】   汉语大词典:枯鳞

  • 围魏救赵

    指齐国军师孙膑(bìn殡)建议主将田忌用围攻魏国都城之方法,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解救赵国的危急。后以此典比喻围攻敌人的后方据点,迫使敌军撤围的作战方法。田忌,一作田期,田期思。战国初期齐将。封于徐州

  • 解民悬

    同“解民倒悬”。太平天国洪秀全《斩邪留正》诗:“手握乾坤杀伐权,斩邪留正解民悬。”【词语解民悬】   汉语大词典:解民悬

  • 梅鹤家庭

    源见“梅妻鹤子”。指清高脱俗的隐士生活。丁以布《题和靖祠壁示不识》诗:“先生别是钟情者,梅鹤家庭不染尘。”

  • 北门学士

    御用文人的别称。出自唐高宗与武后事迹。唐高宗(628-683年),即李治,字为善,小字雉奴。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。649-683年在位。武后事迹参见“垂帘听政”条。史载,显庆五年(660年)后,高宗因患

  • 失马塞翁

    源见“塞翁失马”。指因祸得福之人。《儿女英雄传》三三回:“我家虽不宽余,也还可以勉强温饱,都因我无端的官兴发作,几乎弄得家破人亡;还仗天祖之灵,才幸而做了个‘失马塞翁’。”见“塞翁失马”。《儿女英雄传

  • 抱薪趋火

    趋:趋向,奔向。抱着柴草奔向火海。多比喻采取的方法不对,必将扩大灾祸。《鬼谷子.摩篇》:“抱薪趋火,燥者先燃,平地注水,湿者先濡。”见“负薪救火”。《鬼谷子·摩篇》:“~,燥者先燃,平地注水,湿者先濡

  • 生民涂炭

    比喻百姓遭受苦难。《封神演义》第八回: “生民涂炭,日无宁宇,如何是好?” 参见:○涂炭见“生灵涂炭”。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罔害皤良》:“不若迁都汴梁,上保社稷无危,下免~。”【词语生民涂炭】  成语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