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张绪风流”。指柳条轻盈柔美的姿态。宋 杜安进《行香子》词:“黄金叶细,碧玉枝纤。初暖日、当乍晴天。向武昌溪畔,于彭泽门前。陶潜影,张绪态,两相牵。”【词语张绪态】 汉语大词典:张绪态
源见“愚公谷”。指隐居之地。《南史.隐逸传序》:“藏景穷岩,蔽名愚谷。”亦借指隐居者。南朝梁元帝《〈金楼子〉序》:“若非隐沦之愚谷,是谓高阳之狂生者也。”【词语愚谷】 汉语大词典:愚谷
十只羊九个放牧人。旧时把百姓喻为羊,把官吏喻为牧人。形容官多民少。见隋杨尚希之语。杨尚希(534-590年),弘农(今河南灵宝)人。北周时曾任国子博士、舍人、司宪中大夫等职。入隋,曾任度支尚书、兵部尚
闲散的人,即不为世用的人。《庄子.人间世》:“若与予也,皆物也,奈何哉,其相物也!而几死之散人,又恶知散木?”唐成玄英疏:“匠石以不材为散。”唐代陆龟蒙《江湖散人传》:“散人者,散诞之人也。”【词语散
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:“王孝伯问王大:‘阮籍何如司马相如?’王大曰:‘阮籍胸中垒块,故须酒浇之’。”刘孝标注:“言阮皆同相如,而饮酒异耳。”后因用“酒浇垒块”为怀才不遇,借酒消愁的典故。宋
同“掩耳盗铃”。元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四折:“难道他掩耳偷铃,则待要见世生苗。”《天雨花》四回:“姐姐何必问他,他自掩耳偷铃,好似失心疯的一般。”见“掩耳盗铃”。元·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4折:“难道他~,
同“元龙豪气”。元白朴《木兰花慢》曲:“忆元龙湖海,尊俎地,笑谈间。”
源见“瓮间吏部”。指嗜酒成癖者。明徐渭《九流》诗:“偷醅毕卓生为酒,辟谷张良死在留。”
《三国志.魏书.华佗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华佗别传》:“琅琊刘勋为河内太守,有女年几二十,左脚膝里上有疮,痒而不痛。疮愈数十日复发,如此七八年。迎佗使视,佗曰:‘是易治之。当得稻糠黄色犬一头,好马二匹。’以
源见“杀鸡为黍”。为备家常饭诚意待客之谦称。《聊斋志异.九山王》:“今遣小女辈作黍,幸一垂顾。”【词语作黍】 汉语大词典:作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