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鸿渐

鸿渐

鸿:鸿雁,渐:渐进。原指鸿雁渐进,飞向高地。后以比喻仕途顺畅,仕宦高升。《汉书·公孙弘卜式兒宽传·赞》说:“丞相公孙弘、御史大夫卜式、兒宽都是才华出众的奇才,但当初都因出身贫贱而被士俗所轻视,被埋没在放猪牧羊、锄草耕地的困苦境况中,正如燕雀不知鸿雁的志向。如果不遇明主,他们三人怎能施展才干,担任高官呢?”后以此典比喻仕宦得鸿运而升迁至高位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58《公孙弘卜式兒宽传》2633页:“赞曰:公孙弘、卜式、兒宽皆以鸿渐之翼困于燕爵(雀),远迹羊豕之间,非遇其时,焉能致此位乎?”李奇注曰:“渐,进也。鸿一举而进千里者,羽翼之材也。弘等皆以大材初为俗所薄,若燕爵不知鸿志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梁·刘峻《辨命论》:“君山鸿渐,铩羽仪于高云。”唐·刘商《送李元规昆季赴举》:“凤雏皆五色,鸿渐又双飞。” 唐·长孙佐辅《闻韦附马使君迁拜台州》:“无阶异渐鸿,有志惭驯鸥。” 清·钱谦益《寄泽州张吏部》:“鸣鹤哀居贞,渐鸿贵仪羽。”


【词语鸿渐】   汉语词典:鸿渐

猜你喜欢

  • 冲斗太阿

    同“冲斗剑”。宋王禹偁《赋得南山行送冯中允之辛谷冶按狱》:“是何屈子不知己,冲斗太阿教补履。”

  • 水流湿,火就燥,云从龙,风从虎

    水向湿处流,火就干柴烧,云伴随着龙,风伴随着虎。 意谓同类事物,相互感应。 后多用以比喻圣君贤臣的遇合。语出《易.乾.文言》:“用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水流湿,火就燥,云从龙,风从虎,圣人作而万物睹。

  • 署纸尾

    《南史.蔡廓列传》:“蔡廓字子度,济阳考城人。征为吏部尚书。廓因北地傅隆问亮(中书令傅亮):‘选事若悉以见付,不论;不然,不能拜也。’亮以语录尚书徐羡之,羡之曰:‘黄门郎以下悉以委蔡,吾徒不复厝怀,自

  • 投匮

    同“投匦”。《宋史.瀛国公纪》:“命诸制司各举才堪将帅者十人,不限偏裨士卒,如不隶军中者,许投匮自荐。”【词语投匮】   汉语大词典:投匮

  • 去猛虎

    源见“渡虎”。称颂地方官吏德化辖境,除暴安良,政绩卓著。唐岑参《送颜平原》诗:“易俗去猛虎,化人似驯鸥。”

  • 足上红丝

    同“足上丝牵”。清李渔《奈何天.醉卺》:“非无缘分,但想起足上红丝,把满面妍媸都休论。”

  • 卖友

    参见:卖友埋母【词语卖友】   汉语大词典:卖友

  • 五袴歌

    同“五袴谣”。宋苏轼《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》:“君独一麾去,欲赓五袴歌。”【典源】《东观汉记·廉范》:“廉范,字叔度,为蜀郡太守。成都邑宇逼侧,旧制,禁民夜作以防火,而更相隐蔽,烧者日日相属。范乃毁削

  • 略见一斑

    源见“管中窥豹”。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。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二回:“他又好修饰,你瞧他这屋子,就可略见一斑了。”聂绀弩《谈〈野叟曝言〉》:“以后还要引用原文,即使不读全书,也可以略见一斑的。”述补

  • 相如四璧

    参见“家徒四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