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放麑翁”。麛,幼鹿。唐孟郊《子庆诗》:“我欲拣其养,放麛者是谁?”
同“看囊钱”。清钱谦益《跋〈渭南文集〉》:“穷子为他家数宝,人皆知其无看囊一钱耳。”
源见“谢公屐”。专用于登山的前后有齿的木屐。唐 朱景玄《华山南望春》诗:“何因著山屐,鹿迹寻羊公。”【词语山屐】 汉语大词典:山屐
同“同舟共济”。汉朱穆《复奏记梁冀》:“夫将相大臣,均体元首,共舆而驰,同舟而济,舆倾舟覆,患实共之。”见“同舟共济”《周易略例》:“投戈散地,则六亲不能相保;~,则胡越何患乎异心。”【词语同舟而济】
《汉书.孔光传》:“及霸(孔光父)薨,上素服临吊者再,至赐东园祕器、钱帛。”又《汉书.董贤传》:“及至东园祕器,珠襦玉柙,豫以赐贤,无不备具。”东园,是汉代专造丧葬器物的机构,祕器是棺材之类的葬具。后
同“雷琴”。宋苏轼《游桓山记》:“春服既成,从二三子游于泗之上,登桓山,入石室,使道士戴日祥鼓雷氏之琴,操《履霜》之遗音。”明高启《南宫生传》:“辟一室,庋历代法书、周彝、汉砚、唐 雷氏琴。”【词语雷
意谓制止混乱局面,使天下恢复太平。公元前481年,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后返回鲁国,删《诗》、《书》、定《礼》、《乐》,作《春秋》。《公羊传》在探讨孔子为何作《春秋》时,认为,当时天下大乱,诸侯争霸,王室衰
同“复子明辟”。南朝 陈徐陵《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》:“首尾交侵,华夷俱骋,而冲人数岁,复子方赊,德未感于黎蒸,威不加于将帅。”【词语复子】 汉语大词典:复子
源见“泥封函谷”。谓可据险把守关隘。清 王树枏《入子午谷》诗:“当关塞丸泥,诸葛不敢窥。”
源见“曲突徒薪”。形容因救火烧伤严重。《汉书.霍光传》:“贵徙薪曲突之策,使居焦发灼烂之右。”